返回第十六章 冰冷的数字(2 / 2)帝国余晖之亡国之君首页

“周大人,李大人,本王前几日让你们统计的数据,汇总出来了吗!?”

“禀殿下,去岁天启四年,全国征收的各种粮食税赋,上缴朝廷的部分,全部折为现银后,约三千八百万辆,比天启三年少了二百万两;其中大头是田税约两千万两,比上年少了三百万两,主要是因为地方出现天灾繁多,朝廷免去了受灾地方的税赋;二是七大关和三大市舶司收税八百万两,和上年基本持平;三是粮茶特许商费,约四百万两,比上年多了一百万两;四是划归朝廷的西南盐税和成都织造局,共得三百万两,和上年持平。这四大项加起来三千五百万两,其余三百万两,就是各种零散的收入。这就是计入朝廷的三千八百万两。至于归于内廷的盐税矿税和江南织造局的收益,臣得到的数据是一千万两左右。魏公公不知道老夫的数据是否有所出入。”户部尚书杨成喝了口凉茶,歇一歇。

“杨大人的数字没有错,去岁押送内廷的三大银,确实有一千万两,除去内廷各项开支以及朝廷各种封赏后,大约还有五百万两。”魏忠贤认可了杨成的账面数字,但那些偷偷运送回老家的各种金银,魏忠贤是不会认可的。

“去岁开支,最大头莫过于对东北建奴和北方草原部族的用兵,这两处军费高达三千万两。东南沿海的倭寇,也花去了近三百万两。”杨成提到了朝廷花钱环节,开始莫名心痛。

“其次就是皇族的用度,去岁应付一千万两,实际支付了三百万两,拖欠七百万两。”将朱家这些皇子皇孙当猪养着,是太祖成祖形成的国策,不过随着大明朝财政的崩溃,这些皇家俸禄,就开始了各种拖欠,最终基本是打了个三折。

“然后是朝廷各级官员的俸禄,加上前些年的拖欠,去岁应付四百万两,实际只付了两百万两,拖欠两百万两;还有就是黄河和运河,这两河的日常疏浚维护,去岁拨付了四百万两。最后就是一些临时发生的开支,比如救济灾民,还有修建殿下府邸,大概花了四百万两。总共开支是四千四百万两。实际亏空是八百万两。”杨成放下了手中密密麻麻的账单,作为大明公司的财务总监,压力其实是最大,到处都是伸手要钱,但是大明朝的国库早就是空空如也,在许多年之前就已经是寅吃卯粮了。

朱由检听完这些数据,长长叹了一口气。他读过历史书上记载的,明末国家财政破产的事情,但此时方才明白,如今国家的财政已经窘迫到了如此的地步。国家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都用在了和建奴的东北战线,只有一丁点的钱财用在饱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平民百姓的救助之上。这也是大明朝最后亡在了农民军手里,而不是亡在了建奴手上的原因。

内忧外患,到底哪个才更为致命。

“殿下,这是蓟辽总督布防图,这是宣大总督布防图。”兵部尚书令小太监推出来两张硕大的地图,这是从兵部临时取下来的,上面的城池道路,山川河流,卫所布置,所画十分详细。没办法的事,明军已经在东北打仗打了几十年了,什么样的地方都给摸过一遍了。

朱由检贴近了这两幅作战地图,可惜吏部和兵部都没有找到孙承宗袁崇焕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