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的客栈里,住满了前来应试的书生。他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着科举的题目和对策。
“这次的秋闱,不知会出什么题目?我听说,今年的主考官是顾王殿下,他可是出了名的才学渊博。”一位书生坐在桌前,手中拿着一本书,眉头紧锁。
另一位书生放下手中的笔,微微一笑:“顾王殿下虽然才学渊博,但听说他为人公正,不会偏袒任何人。只要我们好好准备,一定能在这次科举中脱颖而出。”
“嗯,我也这么想。咱们这几天再好好复习复习,争取在这次科举中取得好成绩。”第一位书生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不远处,一位老书生坐在角落里,手中拿着一杯茶,微微点头。他轻声说道:“科举之路,本就艰难。你们这些年轻人,能有这份志气,就已经很不错了。”
“听说这次秋闱,瑢王殿下会亲自监考。不知道会出什么题目?太后如此,定是要亲自选人。”一位茶客放下手中的茶杯,皱眉说道。
另一位茶客笑了笑:“瑢王殿下的为人公正,不会偏袒任何人。只要我们好好准备,一定能在这次科举中脱颖而出。”
“嗯,我也这么想。咱们这些书生,寒窗苦读十余年,就盼着能在科举中一展才华。这次秋闱,可千万不能错过。”第一位茶客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不远处,一位老茶客坐在角落里,手中拿着一杯茶,微微点头。他轻声说道:“科举之路,本就艰难。你们这些年轻人,能有这份志气,就已经很不错了。”
顾瑢璟站在王府的书房内,手中拿着一份名单,目光深邃。这份名单上,记录着即将参加秋闱的书生们的信息。
这次秋闱不仅是一次选拔人才的机会,更是他巩固势力的重要一步。
“殿下,您请看一下这份名单是否符合您的预期呢?”只见一位身着素袍、气质儒雅的谋士步履轻盈地走上前来,他双手恭敬地捧着一份精心准备的奏折,呈到了顾瑢璟面前。
顾瑢璟微微颔首,表示已经接过了奏折,但只是粗略地扫了一眼后便轻轻摇头道:“嗯……尚显不足啊。”谋士听闻此言,连忙再次躬身行礼应道:“是属下考虑不周,请殿下降罪。不过殿下,您所筹谋的这个计划当真是精妙绝伦、天衣无缝!此次秋闱之事若能依计而行,定能让那些莘莘学子们对您感恩戴德、铭记于心呐。”说罢,谋士抬起头来望向顾瑢璟,眼神之中不禁流露出一抹深深的钦佩之色。
顾瑢璟微微挑起那狭长而明亮的眼眸,缓声道:“让他们放宽心便是,此次秋闱定会做到公平公正、绝无偏私。”
谋士闻言赶忙又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之意,郑重其事地回应道:“殿下放心,属下定当不辱使命。只是……属下以为此番越是将‘公平公正’之口号宣扬得响亮浩大,待到秋闱结束之后,民间的愤怒情绪恐怕也会越发高涨汹涌啊。”
听到这话,顾瑢璟的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其深邃的眼眸中更是瞬间闪过一道冰冷刺骨的寒意,沉声道:“哼,既然太后妄图兴风作浪、搅乱局势,那咱们不妨就遂了她的心愿,索性将这场风雨闹腾得更大一些。也好借此机会彻底肃清这京城之内的污浊之气,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