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锁(1 / 2)我能窃取诸佛功德首页

“我明白了!”常甑忽然起身表示,“真是的,怎么忽略了这个!”

“常甑师哥,你想到了什么?”徐明连忙询问。

“氛围虽是武家概念,但是,却并非需要武家的功法才能施展,”常甑笑道,“比如说武家巧塑,就能够创造氛围。”

“巧塑能够被其他门派的人使用吗?”徐明问。

“看巧塑本身,法器也能一些能被你我使用不是吗?”

徐明点头,便立即按照常甑的思路忖度下去。

很快,他就总结了出来:“那个书生是儒家修士,因为使用了武家巧塑,制造了有利于他的氛围,我们才被影响了认知。”

“就是这样,这是最合理的解释了,”常甑点头。

“如果是这样,只要氛围持续下去,我们就不可能问出有价值的证据,”徐明担忧道。

“没错,”常甑同意,“所以,我们首先需要想办法破解氛围。”

“破解氛围?”徐明猛然抬头道,“氛围可以破除吗?”

“当然,”常甑道,“不过武家弟子对此应该更拿手,我也只是知道其中几个方法而已。”

说着,常甑拿起桌上茶杯,猛然喝了一口。

秃秃的脑袋摇了又摇,苦思冥想许久,这才道出答案。

“但眼下能够利用的,似乎只有一种,”常甑道,“首先,我们要保持戒心。”

“戒心?”

“武家的氛围和骗术总是密不可分的存在,而一旦怀有戒心,便能降低被诈骗的可能。”

徐明点头,但马上就发现有些奇怪的地方:“但是,上次在黑集当中,那个叫唤客的巧塑,即使我们已经明确知道那是氛围,也依旧无法解除不是吗?”

“别和唤客比,”常甑耸肩表示,“那可是天下顶尖的巧塑,就算与其他门派的宝物相比,也毫不逊色。不过,你也说对了,光有戒心,可无法破除氛围的效果。”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徐明请教道。

“其他门派不知道,但我们佛门弟子,却有独特的方法,”常甑道。

“什么方法?”

“图明师弟,你现在什么修为?”

面对问题,徐明皱了皱眉。

因为他自己也确定,但既然他是个修士,肯定已经达到了静心境。

“静心。”

“静心?”常甑脸上立即浮现明显的怀疑之色,“不可能吧,虽然你的年龄不大,但我怎么看,都不觉得你只在初级境界。”

徐明也心虚不已,便解释道:“已经到瓶颈了吧。”

“原来如此,准备突破舍身了吗?”

“嗯。”

“那就没有问题了,而我已经抵达了舍身境,”常甑点头,“我们佛门弟子,极其注重修心,一旦突破静心,对静心这两个字的含义,便有了更深的理解,或者说,只有真正体会静心的含义,才能突破。”

徐明默默记下这份情报,并尝试引出更多:“如来如此,可是师哥,我还没有突破呢?”

“既然已经抵达冲关瓶颈,达到我所说的状态,应该不难。”

“什么状态?”

“真正的静心,”常甑严肃表示,“静心,何为静心,不是简简单单的心神宁静,不为外界扰动,而有所涟漪,方为静心。

“更有甚者,甚至不受自己的六识所影响,即使是自身,也不能影响自己的心境,便是至高的静心,这种状态,我至今也无法达到。”

徐明不禁担忧道:“师哥,临时要我做到这些,是否有点强人所难了。”

“所以有一个诀窍,”常甑道,“诵经吧。”

“诵经?”

“没错,佛家弟子,有时身处厮杀,也会打坐诵经,诵经本身无法造成杀伤,但却能在诵经后,使得自己心神,达到一种极佳的状态,这种状态,与真正的静心极其相似。

常甑解释道,

“所谓氛围,就相当于海上浪涛,只要静心,便可将骇浪惊涛,化做一滩死水。”

“原来如此,”徐明点头,“我现在就诵!”

“不必急躁,”常甑说,“不急,我们不能小瞧了对方的巧塑,因此,待会接触后,同时在心中默念才是最好的办法。”

“明白,不过师哥,这样真的行吗?”

常甑的眉间,被担忧微微点缀:“啊,谁知道呢,我们一直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对方的巧塑如果在我的预期之外,那我就没有办法了。”

事已至此,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徐明颔首,继续询问:“之后呢?”

“只要不受氛围影响,我们一定能找到证据。”

徐明闻言,发现常甑的脸上多了几重自信。

徐明不明白这股自信从何而来,于是追问:“一定?”

“没错,”常甑笑了笑,“托你的福,方才的交谈,让我知道该往哪个方向盘问对方了。”

常甑在思维中的喜悦中,又沉浸了几秒,终于起身,开始行动。

徐明独自留在房间,倒好了茶,品了几口。

终于,常甑返回了房间。

而之前的那个书生,也同样跟在身后。

书生进门时,与徐明对视了一眼。

徐明发现,书生的眼神,在一瞬间发生了些许变化。

嗯?怎么回事?徐明觉得有些奇怪。

这个书生使用了精神类的手段?不对啊,恶意的精神袭击,他的咒帖应当发动了才是。

还是说,仅仅是对方想到了什么?

没等徐明丝毫,常甑已经关上来门,对书生说:“先生,请坐!”

然而,这位书生却没有马上落座。

而是望向了常甑刚刚合上的门,发起了呆。

徐明问:“怎么了吗?”

“啊,我只是在看这把锁?”书生道。

“这把锁有什么奇怪的吗?”常甑也疑惑询问。

“你们看,这把锁不是在屋内吗?”书生突然变得一本正经起来,“虽然他没有上锁,但如果锁上,他究竟是从里面上锁的,还是从外面上锁的呢?”

面对这个莫名其妙的问题,常甑艰难地挤出一丝笑容:“当然是从里面,外面的人可无法从里面上锁。”

“但假设这扇门的内外各站着一个人,门内之人不想上锁,却上了锁,门外之人没有亲自动手上锁,却希望上锁,从结果上来看,是门外之人达成了期望,那么,不就意味着门外之人将这个锁锁上了吗?”

徐明闻言,立即意识到这个书生正在偷换概念。

正当他想要说点什么的时候,常甑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都无所谓吧,或者问题本身也没有意义,先生,节约时间,我们坐下聊吧。”

“我没有意义吗……”书生沉思了几秒,终于坐下,“是吗,好吧。”

当他的屁股碰到椅子的一瞬间,脸上立刻阴沉下来,用冰冷的语气说:

“你们这两个和尚,真是不知好歹,之前的戏弄,我决定不与你们追究,可你却不依不饶,实在不知礼数。”

常甑连忙道歉:“非常抱歉,先生,我们只想问你三个问题。”

“三个?”徐明皱眉道。

他不知道常甑要问什么,因此难免担心。

书生叹了口气,摇头道:“好吧,最后陪你们一次,从此之后,不要让我再见到你们。”

常甑笑着点头,随后给了徐明一个点头暗示。

徐明立即开始在心中诵经,以免被氛围干扰。

接着,便看到常甑从怀中掏出图画来。

徐明立即认出,这就是自己请他调查的七件失物的画像。

这一瞬间,徐明立即明白常甑想要问的是什么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