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云华斜了少女一眼,神情慵懒的说:“放心,花不了多少时间,如果师妹懒得爬山,在山下等着就好。”
少女没听懂,本想继续劝说几句,但一想起父亲的嘱咐,又只得咽下后面的话。
算了,就随你折腾吧!
到时候耽误了正事,看你还好不好意思要紫霞秘籍......
望着身侧的青年,岳灵珊感觉有些堵心。
明明是爹爹的徒弟,却不知道让着自己,更没有师兄的样子,说话一点都不客气。
也不知道爹娘为什么惯着......
胡思乱想间,两骑已经到了武当山脚,隔着老远就能看到那巨大的山门。
啧,官方册封的门派,这气势就是不一样!
方云华远远望去,便见山门处人流如织,游人信众都围在仅有的几个小摊前,也不知是在买些什么。
人群中,有九人穿着十分醒目,一身蓝灰道袍,也不知是武当派的弟子,还是山上道观的道士。
他收回视线,转头对岳灵珊道:“师妹,从现在开始,你就板着脸少说话,一切都由我来交涉。”
“哼。”
岳灵珊冷哼一声,勉为其难的的点点头,似乎心情不太好。
两人牵马上前,刚到山门不远,便被一个中年道人拦住。
“朋友留步!”
道人稽首一礼,伸手拦在身前:“两位朋友,不知来武当是要进香,还是要拜山?”
吃瘪了吧!
岳灵珊强忍笑意,默默往后退了几步。
“既不进香,也不拜山。”
方云华左顾右盼,傲然道:“我是华山派弟子,家师岳先生命我到此,将一封信交给冲虚道长,来个人给我带路!”
岳灵珊:“???”
我爹什么时候给你信了?
我怎么不知道!
华山弟子。
中年道人面色一怔,不动声色问道:“原来是侠义道的朋友,不知道有何为证?”
方云华将剑拔出半截,露出剑肩上的华山派印记:“你可识得此剑?”
让中年道人看了印记,他侧身指了指身后少女,得意洋洋的说:“看见了吗?这是‘君子剑’岳先生和‘华山玉女’宁女侠的女儿,以我师傅师娘的本事,这天底下还有谁敢冒充不成?”
岳不群确实有些名声,但也没有这么大面子吧?
中年道人眼角抽搐,脸上倒是看不出表情,但周围年轻武当弟子,却狠狠瞪着方云华,心里已经有了打人的冲动。
剑上有华山派印记,没错。
少女神似华山玉女,也没错。
东西和人都没错,但怎么一看这家伙表情、一听这家伙说话,就感觉是虚张声势的骗子呢?
冷静!
中年道人养气功夫不错,沉默片刻终于缓了过来:“既然如此,劳驾二位华山派的朋友把剑解下,随小道上山饮茶。”
“喝茶可以,剑却不能离身。”
方云华还剑归鞘,依旧不拿正眼看人:“我自拜入恩师门下,连吃饭睡觉都抱着剑,从来就没和剑分离过!”
听他这么说,中年道人倒也没有生气。
他往身后不远处一指,笑着说道:“阁下第一次到我武当,可能不清楚我武当派的规矩,从祖师张真人创派开始,这块解剑石已立在此处,上山解剑是几百年的规矩,可不是小道我故意刁难。”
值守山门多年,不愿解下兵器的访客,他见了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今天又来一个也不奇怪。
你不是故意刁难我,可我却是故意来找茬。
方云华心中冷笑,故作为难的说:“道长有所不知,我华山以剑立派,剑不离身亦是我派门规,希望道长多多体谅。”
岳灵珊:“?”
我们华山派有这条门规吗?
你不让我说话,不会是怕我拆穿吧?
中年道人面色不悦,大袖一甩道:“朋友这是什么话?正所谓‘客随主便’,如今两位是客,自然得依我们武当的规矩。”
方云华往前走了几步,打量着张三丰手书解剑石,忽然回头问道:“这位道长,既然石上写的是‘解剑’二字,要是我使的不是剑,而是刀、枪、棍、鞭,不知是否也要留下兵刃呢?”
“那是自然!”
中年道人微微一笑:“正所谓‘名可名、非常名’,祖师留下‘解剑’二字,意为止戈为武,放下一切杀生害命之物,此乃微言大义,朋友可不要只看表相。”
“区区两字,不料竟有如此深意。”
方云华恍然大悟,随即感慨道:“也只有张真人这般神仙人物留下的道统,才能延续数百年依旧是正道魁首了!”
周遭守门弟子,闻言俱是微微仰起头,中年道人心里也十分受用,脸上浮现一丝得意之色。
可岳灵珊听到这话,心里却很是有些吃惊。
还以为姓方的每句话都能气死人呢!
好家伙,竟然会说人话?
正在这时,方云华忽然大声嘀咕:“都说‘拳归少林、剑出华山’,我华山派以剑害命,少林派以拳脚杀生,都是杀人,差别应该不大吧?”
说道此处,他向中年道人拱拱手,虚心请教道:“敢问这位道长,既然我的剑要留下,少林寺的和尚到武当,莫非也要砍下手脚,等下山才能接上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