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4章 内讧(1 / 2)我是大明瓦罐鸡首页

“他们敢!”

朱棣怒吼一声。

徐妙云也没有多说什么,鼻子轻轻吐出一口气。

呵!

朱棣脸色瞬间耷拉下来。

没错,那些人还真的敢。

朱棣甚至确定,只要朱高煦那家伙振臂一呼,说是要把他朱棣更拉下来也没有人会犹豫。

冷哼一声出了门,他不想和徐妙云说话了。

出去之后继续忙碌手头上的事情。

赤脚医生手册这本书在此之前他连北平都没有下发过。

他相信,那些商人有的是办法弄到外面高价卖出。

所以要不就不开始要不就一起出售。

就连朱高煦的新城那边也按照他的要求一直下发着没有公布。

不过人家新城本身就不缺大夫,再加上就u算没有成册,平时朱高煦也传授了不少需要注意的卫生问题,公不公布倒也没多少区别。

而朱棣这次就是要在附近看看手册分发下去的效果到底如何。

由于他没有太多的时间,所以此次只准备在北平周围的村庄看看情况。

当时打仗的时候这些百姓都躲进了北平城当中,后来随着明军败退,朱棣反扑之后,这些人已经全部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除此之外,村庄当中的人口还增长了不少。

随着新城那边的消息传开,北平也吃到了不少的红利。

不少外地的人前来北平居住。

由于进入北平城当中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不少人直接在周围的村庄落户。

经过一场战乱,周边都混乱成一片,甚至还自发多出了不少的村庄。

北平管理人员自然能察觉到。

只是朱棣告诉不必太过追究之后也就随他们去了。

其中还有不少明军的溃兵,担心成为俘虏,也就混在流民当中在此地定居下来。

反正只要他们不闹幺蛾子,朱棣也就不再理会。

当然主要是统计起来也困难。

而且统计出来如何安排也是个麻烦的事情。

还不如就这样让他们稳定下来。

对双方都好。

打仗的时候没有机会好好玩,这次朱棣还特意将自己的小摩托给骑了出来。

身边也只带着两个手下。

没多久他们就去了第一个目的地。

在村庄较远一些的地方他们就停下了。

摩托车还是太显眼了,别人一下就能认出他们的身份。

毕竟现在整个北平都没有几辆摩托车。

若是抛去新城的人的话,连一掌之数都没有。

“你们就在这里看着吧,我一个人进去看看情况。”

朱棣随便的交代了一声,随后整理整理自己借来的衣服。

带上这两人的目的也是为了看着摩托。

虽然基本上没人敢偷这玩意,即使偷上也不会开,开不走。

但这可是他心爱的小摩托,即使有点损伤也心疼的很。

“是!”

两个手下也暗喜的点头。

说实话这还是他们第一次接触摩托,就这还是王爷从新城的人手中帮他们借来的。。

出来的着急,只是简单的学会怎么骑,还没有认真的打量过,等朱棣走了之后也能肆无忌惮的探查探查。

交代一声之后,朱棣就晃晃悠悠的进了村子。

进了村子还准备找个人打听打听,可是却一个人都没有见到。

有些疑惑的一直往深处走去。

走了半炷香的时间才终于听到说话的声音。

原来是派下来的医疗兵刚刚抵达,此刻正将众人集中起来普及知识。

朱棣心中一乐,来的还真是巧,正好听听这些人有没有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宣传。

想着,往前靠了靠。

此刻村里的人都在认真的听着场内三个人拿着小册子讲述,没有注意到什么时候身后多了一个外人。

而朱棣换了身衣服,再加上挤在村民的中间,中间讲述的三人也没有发现他的存在。

“燕王体恤大家疾病在身却看不起医生,特意让我等印发这书籍,书籍之上记录着众多的常见疾病,许多草药在乡下就可以找到,大家若是实在没办法前往城市看大夫,也能先进行自救,不敢说真的能救成功,但绝对比坐在原地等死的强。”

见大家都有些无动于衷,讲述之人又开始说道:“我知道大家担心什么,这些书籍都是免费的,燕王为照顾到全体百姓,苏哦有书籍全部免费,人手一本没有任何问题。”

说话之人是新城之人,之前没有前来北平的时候也干过类似的工作。

当时不少人前往新城,他就是负责的人之一,他们需要指导每个人清洁自身,而进城的大澡堂也是免费开放的。

和现在一样,当时那些人也是同样的情况,就害怕一切的好处都是为了骗他们花更多的钱。

“真的假的,你没有骗我们?”

果然,免费两个字一出,人群立马骚动起来。

“我家草根每次受了风寒都没钱去县里医治,再加上路程较远,每次都是硬扛着挺过来的,这个小册子身上有治疗风寒的方式吗?”

“不仅风寒,还有一些皮肤病,眼疾等都有,册子就在这里放着,大家看看就明白了。”

说罢,两个跟着的军汉立马熟练的将桌子上的册子给分发下去。

新城之人继续道:“村中可有识字之人?”

一地一地分发册子倒不是太难的事情,更难的是如何让这些人能看懂册子。

要知道乡下之人可是没几个读过书的,有许多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来。

虽然册子上有鲜明的图案,但光看图案显然是来不了的。

“有有有!”

村长立马应了两声,随后三个男子被推了出来。

女子根本不可能有读书的机会。

新城之人点点头:“那你们村庄可还有大夫?平时小病小痛是找谁看?不需要多么厉害,有点经验就行。”

刚刚站出来的三个男子当中一个四五十岁的老者出声:“先生,我便是这村庄的大夫,只是平时也是简单看看,没多少的能力。”

新城之人摇摇头:“这个不重要,有点基础就行,这册子还是很好理解的。”

随后又坐下来找了几个病人,按照书籍上的方式一一对照着治疗一番,大致讲解一番救僵事情交给了三个读过书的人。

他们需要前往的村庄有许多,若是一一帮这些人查看,要耗费不少的精力与时间,只能大致介绍一下剩下的就需要百姓自己摸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