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4章 天牢遇冯暖树,再回听潮书局(2 / 2)我在天牢养妖三百年首页

冯暖树眼中满是疲倦,转过身朝华蓝玉回了一句,“抱歉,华公子,今天我身体实在不舒服,便先回去了。”

见冯暖树根本不愿意搭理自己。

华蓝玉脸上闪过一抹尴尬,但他很快回道:“好,那我送送冯姑娘?”

眼看华蓝玉向前想要拉自己的手,冯暖树直接向后退上三步,和华蓝玉拉开距离。

“不必了,等下范叔会来接我,还请华公子先回吧。”

说完,冯暖树根本不看华蓝玉,直接转身离开。

只在空气中留下一道香风。

华蓝玉愣了半天,反应过来,刚要上前。

一辆高大的马车从朱雀门的方向驶了过来,随后一道苍老的身影从车夫的位置上跳下,恭敬地将冯暖树迎回车上。

看到老人的身影。

华蓝玉咬牙,心中万般不甘。

为了能有跟冯暖树独处的机会,他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本以为今天可以有所突破,没想到最后竟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眼看马车越走越远。

华蓝玉招了招手,远处一个高大的壮汉赶忙跑了过来。

“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今天必须把刚才那个得罪本少爷的人给我抓过来!”

华蓝玉咬牙切齿道:“我要让他知道,在这太安城得罪本少的下场!”

“是!”

马车上。

方才迎接她的老人驾驶着马车,在这太安城中,无人敢挡,朝着太虎街驶去。

车厢中。

冯暖树对面坐着一位贵妇,手里抱着一只大猫。

见冯暖树闷闷不乐,贵妇担忧道:“怎么了,冯儿?是不是刚才谁惹你不高兴了?”

“你放心,只要有娘在,在这太安城中就没人敢欺负你!”

“我倒要看看是哪家的王八蛋,竟然敢惹我家冯儿生气!”

听到耳旁贵妇的关心。

冯暖树回过神来,牵强笑道:“放心吧刘姨,没人惹我,只是有件事我终究还是想不通。”

见冯暖树称呼自己为刘姨。

贵妇眼中闪过一抹无奈,但她还是耐心道:“是不是还是关于那个宋绍的事?”

冯暖树犹豫片刻,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害......”

贵妇见状,心中也是颇感无奈。

“冯儿,虽然不知道宋绍那个罪人在入天牢前,对你做了什么。但你要知道,他所犯的可是关于武朝生死的重罪!”

“如今他能活着,已经是圣上仁慈,若你想要将他带出来,还是尽早打消这个念头吧。”

听到贵妇的话。

冯暖树面露苦笑,回想起刚才宋绍同她说的话,冯暖树喃喃道:“孙姨,难道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见冯暖树还是不甘心。

贵妇眉眼也是生了火气,不过不是对冯暖树。

而是针对宋绍。

真不知道姓宋那小子到底给暖树灌了什么迷魂汤,明明都被送到天牢快两年了,世上还会有女子对他念念不忘。

但她也心知,劝说怕是无用。

眼下,她只能断了冯暖树的念头。

“除非天子大赦天下,释放天下所有罪人,否则这辈子他都不可能被放出来。”

听到贵妇的回答。

冯暖树方才低下头,不再言语。

只是脑海中一直都是刚才劝诫自己那人的身影,明明他和宋绍判若两人,但为何方才说话时,她竟会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贵妇见冯暖树神色低落,叹了口气。

坐在她的身旁轻轻搂住她的肩膀安抚道:“冯儿,我知道你心中挂念着他,但你身上图遭变故,眼下还是不要想太多,回府之后,好生歇息吧。”

有贵妇作依靠,冯暖树将脑袋靠在贵妇的肩膀上,疲倦的闭上眼睛。

“嗯。”

大猫见自己失宠,干脆直接跳到了冯暖树的怀里,慵懒的打了个哈欠。

从天牢离开后。

宋绍直接来到了玄武街。

方才冯暖树的事情,只是不足道的小事,宋绍已经劝过她了。

若是不听,宋绍也没有办法。

虽然眼下各朝人马齐聚太安,但玄武街热闹依旧,甚至反而更加繁华。

街上小贩吆喝不止。

宋绍买了两个包子,一壶淡茶,冲散身上的酒气后。

找到一处无人地,变幻成洪青牛的模样后,方才朝着听潮书局走去。

因为听潮书局出售《聊斋志异,其一》一事后,听潮书局便被天下文人所不耻,甚至每隔几日便会有几个想要出名的书生,来书局门前破口大骂。

说听潮书局不守礼法。

结果每当听潮书局走出来几个魁梧壮汉后,众人又同鸟雀一般,四散而逃。

宋绍今日过来,正好见到这一幕。

心中不免惊奇。

这些所谓的文人书生,怎么就这点儿胆气?

站在门口的魁梧汉子,更是不屑的朝地上啐了口唾沫,口中骂骂咧咧道:“这些没卵的娘娘腔,见到老子就跑,还吵吵着什么文人风骨,我看他们才是连骨头都软了!”

“头儿!你快看,又来人了!”

“什么?!”

汉子正在不爽,听到手下的话,回过头刚要动怒,可当他看到来人后的长相后。

瞬间变了一副脸色。

在手下震惊的目光下,一路小跑到宋绍面前,搓着双手,脸上扯着笑容,只是因为相貌丑陋,看起来并不好看。

“这位道爷,您终于回来了!您都不知道,您消失的这小半年里,我们书局都快炸了锅了!”

前来迎接宋绍的汉子,不是旁人。

正是先前宋绍来听潮书局寻三掌柜时,招待自己的汉子。

自打宋绍来听潮书局拿走第一个月的分红后,他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

起初众人谁都没有将《聊斋志异,其一》放在心上,结果没想到,后面这卷书竟然会惊动天下所有文人。

导致现在听潮书局的门槛都快被人给踩烂了。

宋绍刚见汉子,就听到他倒了一肚子的苦水,心中对最近听潮书局发生的事,了解了个七七八八。

一旁的小弟,听到汉子的话,也明白了宋绍的身份。

顿时肃然起敬。

进入书局内,曾经前来购书的文人书生,如今已经不见几个,倒是多了不少身穿华服的富贾,在这里静坐候着。

宋绍在汉子的引领下,寻到一张桌子坐下。

随口说道:“没想到因为聊斋一书,书局的生意会变得如此惨淡。”

听到宋绍的话,汉子愣了下,随后大笑道:“道爷此言差矣,恰恰相反,因为道爷留在我们书局的聊斋一书,现在我们书局的书卷已经是供不应求。”

“道爷之所以见到书局无人,也全是因为书局中现有的书已经全部售空了,甚至眼下在这里等待的商贾,也是来我们书局寻求合作的。”

“哦?”

见宋绍疑惑,汉子赶忙让侍女送来一壶热茶,随后解释道:“道爷你有所不知,其实像我们书局售书,不只针对书院文人,更是面对天下百姓。”

“天下文人再多,也不过过江之鲫,寥寥可数。”

“但天下百姓,何以万数?”

“聊斋一书虽然为文人不耻,但天下的百姓可不在乎这些,眼下《聊斋志异,其一》不止在太安城,几乎在各朝都极为抢手,可以说是供不应求。”

“他们这些有钱人想要同我们书局合作,兜售《聊斋志异,其一》,必然要打包其他书卷,眼下书局无书,自然是见不到什么读书人。”

听到汉子的解释。

宋绍也是了然。

心中暗暗叹了口气,虽然心中早有预料,但没想到自己竟还是小看了《聊斋志异,其一》对世人的影响。

闲聊之际。

一位侍女从书局后面走了出来,在汉子耳旁说了几句。

汉子点了点头。

随后朝宋绍憨笑道:“回道爷,三掌柜已经煮好淡茶,在后亭候着,请问道爷现在要过去吗?”

宋绍闻言,点了点头。

“走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