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央视录播始末.2(2 / 2)缝纫机的故事首页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女儿,优秀。但愿,我们的事业也顺利兴旺!

2001年7月21日晚12时

今天在五金城看到了,壁式平面悬挂表面看不到的钉子。

我们也花了20元钱,到打白铁工那里定制20只,隐藏式挂钩。

花了2元钱买了螺丝,花了3元钱买了黑绳,花了5元钱做了点焊固定。

花了5元钱,给花器油了漆,再花了20元钱,买了2罐自喷漆........

零零碎碎的,今天在七月流火的大热天,坐摩托车来来回回的跑,也算是做出了点成果。

2001年7月22日晚9点51分

昨天,君打电话给中央电视台编导斯棋,告诉她,创意的样品制作基本就绪。

斯棋告诉君,今天上午电话过来。要先做一个文案,需要有些细节沟通询问一下。

结果,心急的我,今天起了个大早开始等待斯棋的电话。等候了一个上午电话没来。

君去杀鱼,女儿去洗澡。我在为我的“随意壁式花插”样品描丝条框。

“铃...铃....铃...”响了三下,只听人家用京味普通话:“喂,你好!我是中央电视台记者,你家李先生在家吗?”

我说:“在的,他在杀鱼!”

她说:“奥,那你家橙在家吗?”我说:“在。”

她又问:“橙是你女儿吗?”我说:“是的。”

斯记者很有礼貌的说:“叫她过来好吗?”其实,我有些问题想问问斯记者。可是反应到嘴里是:“好的。”

我只能,高声呼叫:“橙过来接电话。”女儿磨叽,没有及时从浴室出来?

君先厨房里过来了,接听了电话。结果是说了许多许多......

听到君,在说传真,还告诉了传真号是多少....估计是,斯记者在电话中的信息量实在太多。君不能消化,只能通过传真方式过来,细细消化??

想想也是好笑!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我这个当事人被排除在外?

比如,我想认真的写点什么的时候,住住得不到要领?因为,斯记者自始至终,没有与我对接指导。反而,撇开我这位当事人。去找我的丈夫与孩子?丈夫君唠唠叨叨、罗罗嗦嗦地说了一大堆不着边际的话。

那么,我让他将构思写下来,他又不会动手?真是的.....

2001年7月24日晚10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