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信,苏轼有些心虚,又有些委屈,身在官场,怎么可能不说话嘛!
真当哑巴就能活得下去了吗?
瘪着嘴,苏轼心中暗戳戳对手指。
可看着后世人所说的,他弟弟为了捞他,就差爬龙床那句话,苏轼觉得他还是有必要为弟弟作出一些改变的。
要不,试试?
正当苏轼打算真对自己进行哑巴训练时,又一份礼物姗姗来迟——《语言的艺术》。
苏轼大喜,随手将信一搁就去拿书,他的枕头来了!!
唐朝开元年间,李白的礼物也结算好了。
酒,各种酒,还有一个可以进行太阳蓄能的小夜灯,同样的,也有一封信。
将信封拆开,李白却发现里面压根不是什么手写信,而是一份试卷,上面全是后世的阅读理解题。
李白看了一下,李白闭上眼睛,李白满脸痛苦。
后世人还要做这种题啊?
他作诗的时候都想不到这么多东西!
正在李白犹豫要不要试试手中,在他看来没有半分营养的试卷时,天幕上标出了一个注意事项。
【注:后世人的爷爷为拥有个人意志的自然人,不计入礼物范围,天幕不予兑现。】
看到这则提示,李白再一次想起了那条带着满满怨念的评论。
如今见其没有兑现,顿时感觉心中大石骤然落下。
太好了!没人来跟他抢酒喝!
明朝时期,万历在位时空。
张居正刚刚总揽军政大权,此刻,他也收到了一份来自后世的礼物——《儿童教育心理学》。
这本书的书封甚至还是精装版。
张居正恍然间看见了这本书背后,后世人对这本书所代表的那个问题的重视。
教好陛下?
得以善终?
张居正不禁哑然失笑,前者其实他也很想,至于后者,他已身在局中,其实更多的也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
但不论怎么说,这本书显然是个好东西。
轻轻摩挲一遍带着刺绣和烫金的书封,张居正将之翻开。
唐朝时期,贞观初年时空。
李世民也收到了一大堆来自后世的礼物,原本焉了吧唧的人总算是开心起来了。
也就只差没化身happy猫,当场跳上一曲了。
也就是一众重臣和魏征在场,这才限制住了李世民想要放飞自我的心。
叫了左右抻开世界地图和航海图,李世民开心地在两张图中间转来转去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