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伊祁的目光沉稳地落在郑老板的身上,他的语气平静,徐徐说道:
“这句话既可以视为玩笑,也可以当作是真实的,郑老板,这关键在于你怎么来进行抉择。”
郑老板听闻此言,思索片刻后重新回到屋角,他的手指依旧轻轻抚摸着那枚银元宝,沉声回应道:
“王壮士,你难道不知道,我亦是大明朝廷正五品的奉政大夫吗?”
明朝社会等级森严,士农工商以峻厉的制度进行划分,并美其名曰:各安其位。
其中商人的社会地位,按一般来说要相对低下,无法按照正规的科举入仕途径,亦难以通过购买或捐纳的方式获得正式的品级官职。
唯有在财政紧张时,大明朝廷才会大开方便之门,也就是所谓“鬻卖官爵”的捷径,允许富人捐纳钱粮以取得官职。
这往往限于较低品级,例如七、八品以下的地方官员,或是某些并无实权的闲散官职。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大明朝的财政一直很紧张,到了眼下甚至已经离不开“佥商买办”。
——朝廷指派商人为政府买办所需物料,更直白点讲就是朝廷消费,商人买单。
郑老板所拥有的这个五品散官职位,显然就是在南北战乱之中,通过捐纳大量钱粮所得来的。
也就能唬住一些没见识的平民。
王伊祁听罢只是淡然的笑了笑,他一边重新安抚起任鸟飞,一边继而说道:
“昔日西部中的‘一教二山三湾四乡帮’,哪个背后没有你们这些商贾的推波助澜呢?
世道愈乱,商机愈显的道理我自然懂得,如果郑老板到了眼下反而要执意装作白莲花,无意合作的话,那么我也只能去找其他合作者了。”
养寇自重。
这四个字并不一定仅适用于那些握有兵权的将领身上,也能体现在如今逐渐占据了旧世家生态位的商贾新贵身上。
只要西部一直乱下去,长时间保持战火纷飞、土匪横行。
这块会持续膨胀的利益蛋糕便只会属于他们。
倘若人人都能在西部从事商贸活动,那么他们这些率先开辟道路的先行者岂非白白辛苦一场?
诚然。
天下太平能让整个利益蛋糕膨胀的速度变得更快。
但到时候他们实际能够分得的份额,却也许还不及动乱时期的丰厚,就更别提在几乎垄断之下所带来的定价权了。
风浪越大,鱼越贵!
王伊祁最初并不明白这一点,直到在与张义寿的一次深入交谈后,才算是逐渐有所领悟。
在他和宣勃不在的时候。
那些胆大包天到敢劫掠朝廷税银的团伙,竟然曾经因为劫不劫掠一列商队火车的琐事争论不休。
甚至于张义寿在向王伊祁述说此事时,言语间的口气似乎都充满了巨大的自我牺牲之感,仿佛如果不是为了王伊祁,他们绝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再加之在草莓镇黑市交易时,郑老板接过张义寿头颅仔细辨认,表现出的对其特征十分了解的场景。
则更加印证了王伊祁的推测:
县官不如现管,现管不如现银。
徽帮商派与居阴山势力之间至少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合作关系,甚至是徽帮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居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