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里面兵士森严,三步一哨,五步一岗,众人也有些压抑。
“不知为何带我等前来这里?”赵良嗣脑中疑问重重,“这三番两次的,莫非这群匪寇是要以此来个下马威?”
不过赵良嗣还是若无其事地走着。
作为身负朝廷重任的使者,他也不会意气用事。
而且这是他归宋后,第一次受出使重任,他千万不能搞砸了。
不然,他真的愧姓这个“赵”!
赵良嗣原名马植,和萧安一样,都是辽人。
政和初年,童贯出使辽国,途经卢沟,马植夜里拜见,自言有灭燕之策,因此得以拜见童贯。
童贯与之交谈,大奇之,两人结伴而归,马植易姓名为李良嗣。
童贯将李良嗣推荐给朝廷,李良嗣见赵佶,陈说灭辽之策,赵佶听后大喜,赐姓赵氏,封为秘书丞。
……
走了一段盘山路,又爬了几十阶石梯,一众人来到了一间明亮的大会客堂。
会客堂面朝大海,左右遍布各种绿植花草,风景独好!
萧安将赵良嗣安排在了会客堂,然后又带着其他人到了旁边的别院。
安顿好了众人,萧安便要离去。
这时候,王师中的使者,匆匆地跟了上来。
“萧主事,王知州有要信,要托于朱刺史!”王师中的使者从怀里拿出一封密信,交给了萧安。
萧安看着使者,点了点头,收了下来。
“萧主事,请一定要在朱刺史来此之前,交于朱刺史,这是关乎两方的要事!”使者拱手道。
萧安不知其意思,但觉得王师中如此做,事情肯定不简单,又点头就答应了。
然后转身便去寻朱应辰。
“见到宋使了吗?我们如此招待,他有没有发怒?”朱应辰在城墙上巡视着。
今日完颜蒲察没来寻事,大概是在休整。
“那宋使还是颇为沉稳,不急不躁,坐小船爬山路皆无抱怨。”萧安道。
“哦!”朱应辰有些吃惊。
他原以为,这大宋天使,来他这犄角旮旯,还没走大门进堡,肯定会大耍脾气。
“这宋使是何人?”
“回禀寨主,此人名叫赵良嗣!”
萧安对此人的底细也不是很清楚。
“赵良嗣?”朱应辰听罢,倒是很快就清楚来人了!
就是此人,出使金国六七次,促成了宋金海上之盟!
不过靖康元年被弹劾酿成边患,破坏契丹百年之好,导致金人入侵,祸及中国。即使当时已经被流放,还是被朝廷斩首。
“寨主认识?”
“知道一点!”朱应辰点头道。
但朱应辰不知为何这赵良嗣这么一个辽人那么想着灭辽,莫非是辽廷做了什么对不起他的事情。
还是纯粹就是想踩着辽国往上走。
“走,随我去见见那赵良嗣。”
“对了,寨主,这里有一封信。”这时候,萧安拦住了朱应辰,“这是王师中的使者偷偷给的,说此信很重要!”
“王师中?”朱应辰有些纳闷。
从萧安手中接过了信,直接打开。
简单一看,上面是王师中的请求。
这王知州对朝廷说朱应辰是被他们赶走的,为防止此事露馅,就请求朱应辰与他保持口信一致。
王知州也“提醒”朱应辰,他要倒霉,虎头寨在登州的势力,也没人照应了。
朱应辰想了想,决定就按王知州说的来。
毕竟这么说对自己也没损失,反而能让自己在登州的剩余势力,能更安稳一些。
收起密信,朱应辰和萧安一同前往会客堂见赵良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