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收了雷枭,一个踉跄:
“我说明爷,您不认得我了?”
听了这个称谓,真把金老大吓了一大跳。
他定了定神,双眼微眯,紧紧盯着眼前穿道袍的年轻人,手中长刀一个没拿稳,掉在地上:
“六,小六爷!”
他顾不得掀起衣袍,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刚刚赶来的赵观江和前来助阵的郑潮又是两眼一黑。
不是,大哥,你?这?
宋景并未坦然受之,而是连忙先前扑去,去扶金老大起来。
但什么也没发生,宋景真的是去扶金老大起身,金老大则微微摆手示意不需妄动。
兵戈对斗的氛围瞬间化解,变成了其乐融融的认亲景象。
宋景简直松了一大口气,彻底放下了雷枭的控制权,将剑一抖,收回体内温养去了。
这一切并不需要很复杂的过程,他仅仅在单手搀着金老大的情况下就很轻松做完了,然后他就发问了:
“明爷,您这是?”
金老大平生只与很少的人接触,知道他本姓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他也是因此判断出了宋景的身份。
金老大叹了口气:
“前几日一位王爷找来藤院,与‘根’谈了很久,最后‘根’派藤院倾巢出动,出来抓一位道士,我当时并不知晓道士是您,否则定然不会动武的。”
宋景点点头,明叔的话他没必要不信的。
但无论是谁派青皮葫芦来抓自己,恐怕都失算了。
准确来说并不是派青皮葫芦来有问题,而是派金老大来有问题。
明爷曾给宋景的母亲宁王妃做过十五年的侍卫,宋景儿时刚学会爬,就每天在藤院玩耍了。
金老大与藤院其他几部的首脑不同,他并非来自世家门阀,而是实打实的草莽英雄,江湖武夫,可以说他在这世上只听从两个人的命令,一个是藤院的“根”,另一个就是宋景的母亲宁王妃。
由他带队的葫芦根本不可能顺利完成抓回宋景的任务。
但“根”又是什么态度呢?又是哪位自己的兄弟要抓自己,又是为什么呢?
“根”不可能不清楚金老大与自己的关系,也就是说是故意的,但自己那位兄弟应该是不知情的。
也就是说“根”在抓捕自己的任务上摆了自己的某位兄弟一道,“根”并不想对自己下手,但又有不得不假装这样做的理由。
宋景的确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因为这次的行动,的确是“根”点名要金老大带队,所有的情报都由老人一人过目,决策也是由他定夺。
派出一部的首脑来指挥行动,足可见出藤院的诚意了,金老大无论是实力还是资历,都可谓是藤院的最佼佼者,“根”这个滑头耍的,很符合他的性格。
宋景轻轻摇了摇头,把话题挪开:
“母妃,她…还好吧?”
金老大点点头,他在待人接物这方面的性格像极了老武,木讷寡言,一句话也不多说。
但他依然补充道:
“有小五爷在身边照料,小姐她过的很好。”
宋景同样点点头,“小五爷”是他同父同母的哥哥宋年,为人沉稳,性格温和醇厚,涉猎广泛,宋景上山后,他将母亲接到他府上,方便照顾。
宋景定了定思绪,如果没猜错的话,如今的朝廷应当出了大事,乃至于几乎无法正常运作,有人想要把水趟混,借机摸鱼吃。
不会只有一个人,但至少有一位是他的几位兄弟之一。
宋景已经大致明白,自己多年前就已经上山,在朝中无权无势,对方要找自己,八成不是为了获得自己的支持,而是为了别的东西。
会是什么呢?也很好猜。
他的家族从建国登帝以来,就一直有这么一个不成文的传统,为防外戚干政,祸乱朝纲,会给每一个当朝皇子下发一块玉牌,在当朝皇帝未指定要传位何人或是遇到情况无法指定时,任何一位皇子,能够集齐所有的玉牌的,就可以直接昭告天下登基称帝。
既然如此,对方大抵是奔着玉牌来的,只要找到宋景,自然有办法把宋景的牌子搞到手。
既然事情已经大致搞清,接下来就要想想办法。
玉牌他当然不愿给,他离家太久,朝廷变成什么样子他还不清楚,就这样把牌子给了别人,如若此人执掌天下,却有才无德,自己就变成了助纣为虐。
但如今敌暗我明,自己无权无势,难以抗衡,每一步棋都要走的小心翼翼才行。
宋景想了半天,对金老大说:
“明爷,我想拜托您联络‘根’,就说道士常青已经抓到了,愿意跟你们回去。”
金老大十分诧异:
“小六爷,您这是?”
宋景身负重伤,又几近灵力枯竭,即便金老大不会抓他,可青皮葫芦另外几部也不是吃干饭的,就算逃下去,也要面临油尽灯枯的局面,不如索性将计就计,有金老大在,自己几人反而安全。
宋景回答道:
“有枣没枣,先打三杆子再说,另外联系藤院准备马车和上好的疮药,我想现在朝廷里那位仁兄应该比任何人都怕我死。”
金老大不多说什么,把金三儿叫醒,吩咐他去联系藤院,他则扶着宋景坐下调息。
宋景并未跟金老大过多叙旧,现在也不是叙旧的好时机,他把赵观江和郑潮叫到身边:
“我要跟他们回去京城一趟,这一去恐怕会有诸多不便,现在能帮我的只有你们,你们愿不愿意帮助我?”
赵观江点点头,郑潮迟疑了一下,仿佛想到了些什么,片刻后也点了点头。
宋景就接着说:
“不需要你们帮我做很多事,我们回京路上,我会让金老大尽量拖缓行程,委屈你们去一趟龙虎山,找常赤真人,对他说是常青让你们来,告诉他‘事出有因,常青入局,再借雷枭,不成不归’,切记一定只能告诉常赤真人,如今很多人暗中盯着我,这趟旅程恐怕会非常惊险,我的小命就交到你们手上。”
多么讽刺,他无论哪个身份都那么尊贵,现在他的命却要交在两个小孩手上,其中一个还是刚刚要生死相向的魔修。
但宋景是信任郑潮的,他也说不清为什么,也许是因为现在的情况只能选择相信,也许是因为他在郑潮身上看见了自己的一些影子,不论如何,他选择信任,这也为三个人之后的故事开了一个好头。
宋景再接着说:
“从龙虎山下山后,你们去京城菜市口等我,我脱身后就去找你们。”
郑潮和赵观江就接下了这么个生死攸关的任务。
不多时,趁着剩下的青皮葫芦还未赶到,两个小孩偷偷溜走了。
本来这次藤院的任务也不是抓他们,因此也没人在意这两个小孩的动向,几位葫芦牵着马车,将宋景扶上,准备起身回京。
为了避嫌,金老大嘱咐金三儿去给宋景上药,自己则跟在马车后方不远处,让人看不出些许端倪。
宋景上了药,又向葫芦们要了些糕点,甜酒,饱腹一餐后,开始打坐冥想,运转周天。
他的灵气实在是枯竭到极致了,再耗下去,少说内伤,跌境,重则可能走火入魔。
于是几十人护送的马车扬长而去,两位少年踩着午后的阳光,踏上了远行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