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的诚投是上官瑾没想到的。
对于安国的投诚上官瑾满腹疑问,本以为对方有诈,但是当安国的大军首将把安国国主的亲笔手谕呈给他后,上官瑾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一幕竟是真的。
他不动声色的与安国首将遥望着,一边暗下让人去给颜逸送口信。
颜逸在得知此事后,心中冷笑,自然明白安国小国主的意图。
一是,安国朝纲还没稳下,西北军如果把胡域给破了,没了胡王的扶持,才上位的小国主实力自是不敌其他几位王兄,一番混乱下来,说不定他连命都保不住。
二是,怕颜逸给他秋后算账,安国起初被胡王摆了一道,被胡王调了十二万兵马合攻大黎,虽然事情不人出自他手,但他现在已为安国国主,自然是担忧大黎攻破胡域之后会再来攻打安国,这才出此下策,先一步摆正自己的态度,自愿成为大黎附属之国,甘愿俯首称臣。
颜逸现在可没时间理会他,就让人带话给上官瑾,让他根据实际情况与安国交谈。
此次安国反水归依大黎,任谁是都没想到的。
就连信誓旦旦的胡王都一直以为自己的后盾是坚实的。
前些日子他书信安国那边自己的国使,要他们无论如何都要抽调出安国的兵马来援军,声称安国当初出了十二万兵马攻打大黎,若是安国与胡域不结盟在一起,试想胡域被破后安国还能安好?
安国的小国主听后顿时怂了,回信道会鼎力相助,还说自己会立刻点将点兵出兵支援,请他将边防打开。
胡王收到回信后,兴致勃勃下令把胡域与安国的边防打开,让援军入境。
只是谁也没想到安国的大军一路无阻进了胡域境地后,居然没像胡王想的那样,在城外与自己的兵马里外夹击大黎的兵马,而是在城外与大黎握手言和了……
等胡王听到城外传来的战报,得知安国反水与大黎的兵马站在同一战线后,瞬间被震惊的目瞪口呆,半天回不了神。
回神后又听到堂下文武群臣惊慌失措地议论声,气的他一口鲜血扬了二尺远,然后一阵头晕眼花,手脚麻木后就陷入的重度昏迷,躺在床上不能理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