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小美对门的那卖鱼的来说,他就是负责城里的拐到手的人转移的,城里抓到的女子先统一关到无人的小黑屋里,然后等到初一十五这种赶集的日子就把他们运回村子里。
运输工具用的就是那半人高的鱼缸,运着活鱼进城,把鱼卖了就到小黑屋把拐来的人塞进那鱼缸里,拐来的人无一不是饿了好几天的,反正只要保证活着就行,把他们抬进鱼缸那更是轻轻松松。
村口这些老壁灯似乎是忘了他们几十年前也是这么被拐来的,在这村口大放厥词,还说着四掉的那王二狗和王狗剩哪里不好,各种翻旧账。
……
下午两点多,小美还在山上挖着泥土,填着那个坑,小美挖累了,看着自己的杰作,顿时觉得好受了不少,但是还是很大的裂缝,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填的满。
县城里
那两个收粮的小吏终于回到了城里,他们把粮食只留下三成交到了县令手里,新来的县令看着那少的可怜的十几袋粮食,就顿时火气大涨,对着那两个小吏问道:“真的只有这么一点??”
那两个小吏连忙称是,然后说着那早已编好的原因:“大人您看,这灾年连年不断,今年更是雨水不足,能收上这些已经很难了。”
另一个小吏补充道:“是啊是啊,这方圆二十里的村子都去过了,收上来的就只有这么一点啊!!!”
那新来的县令看着他们,一时无从下手,只好愤怒又无奈的对着他们说:“下去吧!!!”
俩小吏听到后快速的跑开了,这俩小吏实际是主簿的人,正所谓流水的县令铁打的主簿,这县令上任不久,让皇帝知道了治理不到位后就会被贬官,又或者有的托关系买个好官,去到那种富庶的地方贪更多的油水。
这俩小吏刚进城就把那些粮食交给了主簿,主簿拿到了粮食后赏了他们一人一吊钱,主簿拿这些粮食就是为了发财,他已经收到了消息,过不久外敌就会进攻这个国家,到时候主簿把这些粮食卖到战场上,就能狠狠的发一笔。
反正这些年不断的有战争发生,而这种发财的路子早已形成,他不赚,有的是人赚,上到一品大臣,下到从五品,都有人在做这种买卖,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这县令还在想着怎么救济流民,对着那十几袋粮食发愁,殊不知这流民成千上万,他一个人是就不过来的。
愚蠢的县令本来是举人出身,但是在皇帝亲自问如何管理之时用那种无屁用的中庸之道回答,皇帝心里不舒服就把他派到了这穷乡僻壤的偏远县城当个五品官,只是比最低的从五品高一个位置而已。
空有理想的县令想着怎么救济这些所谓的流民,而事实是那些城里的普通人家也会装作流民混进去吃饭,毕竟穿的都是破破烂烂的衣服,谁又知道谁是流民谁不是呢。
在官场混迹多年的主簿知道这一点就早早的做足了打算,而且还顺带着家族一起赚钱,堪称是这偏远县城的世家都不为过,这也是他有恃无恐的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