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8章 汴京外城,破!(1 / 2)不使意难平首页

郭京募兵的现场热闹非凡。

阳光明媚,温暖的光线穿过薄薄的云层,照耀在广场中心那座临时搭建的高台上。

高台四周挂着红色的绸带,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为这场盛会平添几分庄严。

市井百姓和围观的士兵将广场围得水泄不通。

空气中夹杂着人群的喧哗声和偶尔的叫卖声,显得格外嘈杂。

郭京身着一袭灰色道袍,衣襟微微摆动,端坐于高台之上。

他的神情淡定,目光如炬,锐利的双眼扫过台下众人,似乎能洞察他们的内心。

他双手轻轻搭在膝盖上,面容平和,偶尔嘴角微微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那笑意中仿佛蕴含着一丝不可捉摸的玄机,仿佛他已然掌握着一切的走向,胸有成竹。

四周的士兵们排列整齐,他们个个挺直了腰板,脸上带着期待的神情,仿佛期待着被这位神秘的郭京亲自点名。

高台周围,一队队士兵严阵以待。

阳光照耀在他们的铠甲上,反射出点点光芒。

大战在即,募兵并非稀奇事。

但此次募兵,除了给出的待遇极其诱人外。

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此次募兵的要求。

不看技艺,不论体魄。

只问生辰八字是否合乎六甲。

每个前来应征的士兵,都需上报自己的八字,等待郭京的挑选。

郭京的目光从一名名应征士兵身上掠过,犀利如刀。

他的眼神仿佛能穿透众人的肉体,直接看穿他们的灵魂。

凡是经过他眼神扫视的士兵,仿佛瞬间能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迫感,冷汗不由自主地顺着脊背滑落。

不论应征者是否身怀武艺,只有八字契合者,才会被他轻轻点头选中。

许多满怀信心的壮汉,个个身强体壮、面带自信,却在郭京冰冷的眼神下一个个失落而归。

“此子合乎,留下!”

郭京的手指微微一动,指向一名看上去瘦弱的应征者。

那瘦弱男子看着自己那单薄的身躯,满脸愕然。

他随后脸上浮现出狂喜之色,连忙跪地叩首谢恩,激动得双手都微微颤抖。

毕竟,朝廷给郭京亲自领导的这字特殊队伍,提供了极为优渥的军饷。

然而,此人身边的几位身材魁梧、气势逼人的壮汉却被一一拒绝。

他们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解与愤慨。

有人忍不住捏紧了拳头,青筋暴露。

但在维持秩序的士兵那冷漠的眼神和手中闪耀的武器的威逼下,他们最终只能低头退去。

围观群众也不禁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有些人难以置信地摇头,窃窃私语道:“如此募兵,简直闻所未闻啊。”

就在这时,一名满脸胡须、体格健壮的武将再也按捺不住。

他的脸色微红,眉宇间透着一丝愠怒。

他大步上前,拱手说道:“郭大师,我练武多年,曾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我愿为国家效命!请您让我为偏裨,随您出战!”

说罢,他挺起胸膛,眼中充满了期待与自信。

然而,郭京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目光中没有任何波澜,随后嘴角露出一丝不屑的笑意,轻描淡写道:“你虽勇猛,可惜生辰不符。”

“按照命数,明年正月你就当死去。”

“此乃天意,我如何敢违背?”

“你若参军,恐怕要连累我啊!”

郭京的语气轻佻,似乎并不把眼前这位武将的能力放在眼里。

他的声音不高,却在场中回荡,字字句句透着一种狂妄和笃定,令众人不寒而栗。

那武将听罢,脸色瞬间铁青。

他的眉头紧皱,手指微微颤抖,显然内心已充满了羞愤与愤怒。

他猛然攥紧拳头,想要开口反驳,却发觉自己无从辩解。

最终,这名武将只能咬牙切齿地跺了跺脚,愤然离去。

周围的士兵们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疑虑,却不敢再质问。

人群中隐约传来压抑的叹息声。

士兵们的情绪在这场募兵中变得复杂。

时光飞逝。

郭京的募兵活动持续了整整十天。

这十天里,凡是被他选中的士兵,人人都符合他提出的生辰八字的要求。

但他们大多是市井游手好闲之徒,没什么真材实料,许多人甚至连兵器都未曾碰过。

然而,郭京对此毫不在意。

他的神情依旧自若,眼中始终带着一股莫名的自信,仿佛早已料定一切。

与此同时,金军每日攻城甚紧,战局日益焦灼。

汴京城内的气氛愈发沉重。

战鼓声、号角声从远方时不时传来,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紧张而压抑的氛围中。

风中夹杂着隐隐的血腥气,仿佛预示着一场血战即将到来。

然而,在这般危急的时刻,郭京却仿佛与世隔绝般,依旧谈笑自如。

他端坐在一处雅致的庭院内,庭院内竹影摇曳,清风拂面,茶香四溢。

宰相何栗和守御使孙傅坐在他身旁,三人正在品茶闲谈。

郭京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悠然自得地说道:“我会挑个黄道吉日,出兵三百。”

“我们的大军可以一路把金军赶到阴山,届时战事即止。”

“太平指日可待。”

他的声音虽不高,却字字铿锵。

每个字都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自信,仿佛他早已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何栗与孙傅对视一眼,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

他们听着郭京的言语,纷纷点头称是,眼中满是信任与敬畏,仿佛他就是他们心中唯一的希望。

两人对郭京几乎言听计从,仿佛他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理。

就在郭京自信满满地筹划未来时,另一边,宁书涯的心情却愈发沉重。

这段时间以来,他亲眼目睹郭京募兵的离奇举动,越来越感到离谱异常。

宁书涯思虑再三,最终决定去求见孙傅,希望能够阻止郭京这种荒诞的做法。

这日傍晚,天边的云彩被夕阳染成了橘红色,风中带着丝丝凉意。

孙傅府邸灯火通明,门前的守卫一丝不苟地守卫着四周,每个士兵神情严肃,目光如炬,丝毫不敢松懈。

宁书涯走到府邸门前,衣袍在风中微微扬起。

他的步伐稳重而坚定,神色冷峻,目光中带着一丝急迫。

宁书涯上前对守卫说明来意。

守卫看到他是康王府的客卿,神情立刻变得恭敬起来,连忙通报。

片刻之后,宁书涯被引入内厅。

府邸内一片静谧,只有烛火在墙角摇曳,映照出昏黄的光影,给整个房间增添了一丝沉重的氛围。

孙傅正端坐在书案后,低头批阅军务。

他眉头紧锁,神情专注。

烛光映在他的脸庞上,勾勒出他棱角分明的轮廓,让他整个人显得更加威严。

宁书涯走上前,站定在孙傅面前,拱手施礼,声音低沉而郑重。

“守御使大人,金军压境,形势危急。恕在下直言,郭京所言所为实在荒唐至极!”

孙傅闻言,眉头微微一皱,放下手中的笔。

他抬起头,目光冷冷地扫过宁书涯。

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不悦,语气也变得冰冷起来:“宁公子何出此言?郭京大师是朝廷委以重任之人,你竟敢妄言诋毁?”

宁书涯并未因此退缩,他的脸上依旧保持着冷静和坚毅,双目直视孙傅,语气坚定。

“自古以来,巫术从未能助人战胜敌军。”

“即便大人信任郭京,也不应如此倚重于他。”

“依我之见,不如给他少量兵马,待他立下小功,再逐步增加。”

“若一开始便重用他,恐怕国家将蒙受大耻。”

宁书涯说到这里,语气中已带着一丝急切与忧虑,仿佛急于唤醒孙傅对当前局势的清醒认知。

他的目光炯炯,眉头紧锁,显然为当前的事态发展感到深深的忧虑。

然而,孙傅听罢,脸色顿时变得铁青,眼中闪过一丝愤怒。

他猛地拍案而起,发出一声巨响。

烛火随之一颤,厅内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孙傅的手掌紧紧压在案上,目光如火。

他直视宁书涯,语气中充满了愤怒与不满:“放肆!”

“郭京乃天降奇才,敌营中的琐事,他无所不知!”

“你竟敢怀疑他的能力?”

宁书涯看到孙傅如此愤怒,心中不由得一阵失望与愤懑。

他强压住内心的愤怒,双手紧紧握拳,指节发白。

他眼中燃烧着怒火,却始终没有表露出来。

宁书涯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语气保持平静,冷冷说道:“守御使大人,若您一味信任郭京,恐怕整个汴京都要陷入危险之中。”

“如今金军压境,形势岌岌可危。”

“若我们在此时做出错误的决策,后果将不堪设想!”

孙傅依然怒气冲天,他一步步走向宁书涯,手指着他,厉声喝道:“要不是看在你是康王府客卿的份上,就凭你刚才所言,我早已将你以扰乱军心的罪名治罪!”

“你给我现在立刻离开这里!”

“再敢妄言,我绝不轻饶!”

宁书涯面对孙傅的愤怒,脸上没有一丝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