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自家农作物被盗,刘猪儿整天蹲守在菜园子里,保护自己的财产。
当然,为了让自家地里的瓜果长得又圆又大,专挑别人家的瓜果吃,把自己的留着。
他觉得有些邻居瞧不起自己,我还看不起你呢,但他们种植的瓜果嚼着特别香。
本来刘猪儿心眼又多,看似灵活乖巧,忠厚老实,看着自家地吃别家的瓜。
而且能言善辩,刁钻刻薄,也成村里出名的刺儿头。
久而久之,也成一种习惯。
有一天,他看到二公家西瓜又圆又大,偷偷摘一个悄悄躲在树林里自个儿大吃大嚼。
冷不防被到地里干活的公公逮个现形,刘猪儿不慌不慌的,他拍着胸脯向二公发誓阻咒:
“二公,我没偷你家东西,哪个孙子拿的。”
他二公挺和善,自己亲眼看见又怎么样,孩子们都饿得东倒西歪,骨瘦如柴。
没有责备他,拍拍刘猪儿的脑袋说:
“娃儿家要学好,不要随便乱动人家的东西。”
“二爷爷,我晓得,我刘猪儿从来不乱来。”
如果邻居们触碰到他家的,嘿嘿,他会不留情面,指桑骂槐:
“是哪个傻儿没有生屁眼的杂种,把我家地搞得一塌糊涂,让我看见非不揍扁他。”
村民们也知道他那副德性,吃了辣椒啃甘蔗,嘴甜心辣的货色。
因为是他的,任何人不能侵占,在以后的日子里,那种刻骨铭心饥饿感如影随形,也让他思想发生巨大变化。
刘家良睁只眼闭只眼,佯装不知,撑船不用篙,任其他放任自流。
然而,今年出现大干旱,地里禾苗烤熟了,也是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一年。
在这困难时期,黔中人也陷入粮食极端紧缺匮乏的贫困当中。
那时刘猪儿也只有几岁,仍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好像一个叫化子。
刚刚历经严重的自然灾害,困难时期没钱没粮,也成农村普遍人家的真实状况。
刘猪儿家也不例外,忍受着有上顿无下顿的煎熬。
最让刘家良感到头痛的是,家里实在无能力供养几个孩子读书。
村民们劝他说:
“穷不读书,富不教书,吃饭穿衣看家当。”
家里本来就一贫如洗,揭不开锅,听到邻居们的建议。
刘家良觉得有道理,他开始敲定主意,内心深处有愧于孩子们,但也是迫不得已,没有办法的办法。
如果没有粮食填饱肚子,读书又有屌用。
眼看孩子一个个长大,面黄肌瘦的,人家的孩子身体发育多好。
刘家良忍痛割爱,让两个女儿辍学在家帮忙干农活。
更何况他现在也一年不如一年,也失去当年的威风,很多事情也力不从心,望尘莫及。
而且女儿长大也要嫁出去,成为别家人。
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女人是负责家务,伏侍公婆和丈夫,读书也没多大意义。
女儿们也很懂事,暗地里偷偷哭过几回,也只好认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