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7章 朝政(1 / 2)明末:我真不是朱慈烺首页

黄得功闻言背着手转过身向前一边走一边道:“现在就去吧,宴请客人可不能去晚了。”

亲兵队长不解道:“侯爷,您原本宴请督师请他旁桌作陪倒也罢了,如今督师都走了,何必还要单独请他啊?赵公子虽然有些功劳,但毕竟是一介白身,您是不是施恩太过了啊。”

黄得功呵呵一笑道:“你这双眼睛才看过几个人呐,就敢说这样的话?”

“赵林这人……”他突然停住而是转头问道:“相处这两日,你可听过他叫我侯爷吗?”

亲兵队长闻言立马就不忿起来,道:“这赵公子别的都好,就是不知尊卑,整天靖南侯靖南侯的叫着,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自己也是督师一样的大官儿呢!”

“腰都不弯一下,以为自己是当朝太子呢。”

黄得功哈哈大笑道:“这就是此子的奇怪之处,他身上有一种自然而然的贵气,这种贵气必然是长久处于尊位才能养成的气度。”

“那种舍我其谁的气势,本侯自从受封伯爵以来,便再也没有在哪个年轻人身上看到过了。”

“你再想想,他何止是对本侯,就是在谈到高杰、刘良佐、刘泽清甚至于史督师的时候,他哪个不是直呼其名?但你听他言谈又分明不是妄自尊大,轻薄无礼之人,那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性情,一种视天下英雄如草芥的气魄表露。”

“这样的人会是普通人吗?”

亲兵队长眨巴眨巴眼睛:不就是傲慢无礼吗?

黄得功说到这里也禁不住搓了搓下巴,疑惑道:“官宦人家官职再高都没有这样的底气的,普通宗室也不会有,该是哪个亲王的嫡子才是,到底是哪个呢?”

亲兵队长奇怪道:“天家不都是姓朱吗?赵公子姓赵呀。”

黄得功白了他一眼继续搓着下巴自言自语道:“是啊,他为什么要隐匿身份呢?”

“想独领一军,又有何企图?”

……

十日后。

“喝!你们都喝呀!”

朱由崧高举着酒杯朝下面示意一圈儿,然后颇为豪爽地仰起脖子一饮而尽。

下面的朝臣坐在位置上尴尬地彼此望了望,不知如何是好。

朱由崧一杯饮尽,哈了一声笑着对众人道:“各位爱卿如何?朕这个主意不错吧?咱们君臣以后就这样内引奏事,和和气气,开开心心的就把国家给治理了,岂不妙哉?”

左都御史刘宗周年纪长,素有威望,见大家都不开口,只得说道:“陛下,和和气气也并不一定要饮酒,要知酒色伤身,陛下即使不怜惜臣等老迈,也该为祖宗社稷顾及龙体。”

朱由崧长叹一口气将杯子搁在案上,不悦道:“本想再叫些美姬进殿伴舞的,知道先生不许便只置了些酒水,想不到竟还是不许。”

“呵,都做皇帝了,连一杯酒都不给喝。”

“罢了,朕就听先生的,不喝了!”

刘宗周看朱由崧虽然答应却面有不悦,心想也不能逼迫甚紧,便松口道:“若陛下只饮一杯,也是无害的。”

“好!”朱由崧一拍手高兴道:“听先生的,就饮一杯!”

朱由崧话音一落,他身旁侍立着的卢九德就将案上的小杯撤去,换了一个比碗还大的金樽。

刘宗周目瞪口呆。

不过他转念一想,即使是一大樽,也不算滥饮,陛下登基前就好酒几乎人尽皆知,能只喝这些也算是克制了。

于是刘宗周只能闭口不言。

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高宏图见状却是坐直了身子进言道:“陛下,臣等想奏请的都是国家急事、要事,如此场合是否不够庄重?”

朱由崧不以为然道:“什么庄重不庄重的,整日梗着脖子面红耳赤地争来争去有什么好?”

“哎呀,朕知道,这些个国家大事说是要奏请朕的旨意,但说来说去,你们要是不答应,不还是干不成嘛,朕说的是啥又不作数,是不是。”

高宏图赶忙起身道:“臣惶恐,陛下御极天下,凡事皆可乾纲独断,臣等只是为陛下拾遗补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