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侯,想我齐国乃是泱泱大国,本侯坐拥勇士数万人,以曹刿行刺要挟本侯一事,我可以撕毁盟约,将其处以醢刑。
说句不好听的话,我可以将尔等全部扣押,甚至处死。
但是我齐国自太公望受封诸侯,武王任命齐国为诸侯长,齐国之所以能够有讨伐地方诸侯的权利,不单单依靠武力,更多的是恪守礼义仁智信。
如今王室衰弱,天下大乱,礼崩乐坏,作为昔日诸侯长,齐国不能坐视不管。
所以本侯深知无信誉不足以立天下,齐国不会撕毁刚才齐鲁定下的所有协议。
至于曹刿行刺一事,本侯也没有受伤,在说了本侯甚是佩服曹刿将军,有勇有谋,为了国家不惧生死,佩服佩服!
本侯既往不咎!不会追究曹刿和鲁国任何人责任,齐鲁两国当年太公望和周文公二人携手辅佐周成王,成为一段佳话。
我们齐鲁一直都是兄弟之国,本侯有意和鲁国交好,齐手并进,为维护周天子威严,维护天下安定,共同做出贡献,不知道鲁侯意下如何?”。
鲁庄公刚才看到双方剑拔弩张,吓得哆里哆嗦,心说这下子坏了,估计小命都得丢了。
谁知道齐桓公竟然如此大度,不但不追究刚才曹刿行刺一事,还居然恪守刚才对鲁国有利的盟约,简直鲁庄公高兴万分。
原本鲁国就不是齐国对手,如果按照协议,齐国归还遂邑,汶阳,双方罢兵,再加上齐国高价进口鲁锦,低价出口补贴给鲁国粮食,这简直就是头上掉馅饼。
鲁庄公当即表示,今后齐鲁结盟,鲁国拥护齐桓公为新一任霸主,柯地之盟双方都觉得自己占了个大便宜,齐鲁皆大欢喜,然后各自带兵回去。
柯地之盟过后,天下诸侯得知曹刿挟持齐桓公,最后竟然得到了失去的土地,齐桓公竟然没有处置曹刿,而是按照原先协议,遵守盟约。
于是天下诸侯都称赞齐桓公信守诺言,一言九鼎,乃天下信誉典范,于是人心开始倒向齐国,齐桓公威望大增,果然如管仲所言。
看似鲁国得了便宜 ,实际上齐国得到的利益更多,有助于齐桓公联合诸侯会盟。
公元前680年春,齐桓公和管仲商议,现在已经稳住鲁国了,那么下一个就应该是讨伐郑国,威胁卫国,只要这两个国家顺服齐国,那么齐桓公实际上就已经和宋国,鲁国,陈国,蔡国 ,卫国,郑国结盟,自己作为盟主,就已经超过了郑庄公时期的大联盟。
齐桓公就可以以此来让周天子册封给自己成周卿士职务,以便匡扶天下,一统诸侯。
但是就在齐桓公和管仲拉拢卫国,借着北杏之盟和柯地之盟,联手对付郑国的郑子婴。
谁知道在这关键时候,北杏之盟的盟友宋桓公突然反水了,竟然一纸国书递交给了齐桓公,明确表示,宋国退出北杏之盟,不再承担北杏之盟当中做出的任何责任和义务,不再认可齐桓公的盟主位子。
齐桓公当即就懵逼了,这他妈的刚不到一年,宋国居然退出了北杏之盟,使得齐桓公计划被大乱,齐桓公勃然大怒,紧急召见管仲,鲍叔牙,高傒,国懿仲,隰朋等人前来议事,商讨如何应对宋国退出联盟之事。
欢迎阅读下一章,甯戚饭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