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医生?
姓冯的十分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不是医生你跟我在这儿扯什么犊子。“老方,我是想找专家帮我一个朋友治疗脑血栓。”
“我知道啊,我说的这位虽然本职工作不是医生,但他的医术确实非常高明,这一点在保健局专家组里是得到公认的。”
原来如此!
“老方,你别跟我这儿打哑谜了,直说吧,你说的这位到底是谁?”
“社会局总部办公厅副秘书长,李言诚,他是保健局的特聘专家,你如果想请他,要么走保健局的正规渠道,要么走私人关系。
老冯,这位李副秘书长还是罗副总的小女婿。”
沉稳如冯副领导,此时的嘴巴也都已经张的能塞进去一颗鹅蛋了。
他没有怀疑方院长是不是在骗他,二人几十年的交情在那里摆着呢,他相信对方一定知道自己这时候打听这个是什么意思。
“老方,你那里能联系到这位李副秘书长吗?”
“联系肯定是能联系上,毕竟我们都是保健局的专家,但我和他没有什么私交,也说不上话。
我才进专家组不到三年,这位属于特聘的,不用坐班,平日里根本就见不到人。
老冯,你如果想通过私人关系跟他联络,还是问问振文主任吧。”
“振文认识这位李副秘书长?”
姓冯的感觉自己今天这一会儿的惊诧,都快赶上平时一年的了。
方院长说的振文主任,全名叫冯振文,听这个名字就知道他跟冯振华的关系了。
没错,这就是弟兄俩,冯副领导是老大,而冯振文是冯家老小,在京市教委工作,担任副主任一职。
“老冯,振文主任认识不认识李副秘书长我不清楚,但你弟弟在京市交友广阔,我见过他和苏老的小儿子在一起吃饭。
苏、罗两家的关系可是很不错的,而且苏家的小儿子就在社会局工作,他应该跟李副秘书长的私交还可以吧。”
“我知道了,谢谢你老方。”
“不客气。”电话那头的方院长在停顿了一下后接着说道:“老冯,我知道你想做什么,那件事儿我也听说了,我劝你最好还是慎重为妙。
言尽于此,你好好考虑考虑,好了不说了,我这里还有一台手术,等回头闲了再聊。”
“好”
慎重,姓冯的当然知道自己应该慎重。
可这么好的机会摆在眼前,这次如果错过了,一耽误可就是好几年啊,这样一来,自己的年龄优势将不复存在。
挂掉电话,老冯伸手拿起桌上的烟点了一支。
接连吸了几口后,他决定还是听取老伙计的建议,按兵不动。
与此同时,回到单位已经吃完午饭,正准备躺在沙发上休息一会儿的李言诚,接到了保健局办公室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
“李副秘书长,我是保健局办公室的小廖,实在是不好意思打扰您午休了。”
“小廖,是有什么事儿吗?”
“能不能请您现在去一趟部队总院,那里有一位病人,局里的意思是请您过去看一下,当然,是在不打扰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
李言诚在加入保健局时就明确说过,除了那几位之外,如果有其他病人需要让他治疗,不能耽误他的正常工作。
所以,即便加入保健局专家组好几年了,保健局其实并没有给他派过几次任务。
反而是他在部队总院那边治疗癌症病患者时,有时候不忙了还出手治疗过,不少前去总院求诊的得其他疾病的患者。
“过去找谁?”李言诚没有说拒绝的话,直接问道。
“门口有人等您。”
“好,我现在就过去。”
“麻烦您了李副秘书长。”
“没关系,工作嘛。”
呼……
得,这个觉看样子是睡不成了。
挂掉电话后,李言诚又拿起内线电话跟总部值班室报备了一下,然后走到门后从挂钩上取下外套穿好,拉开门走了出去。
二十多分钟后,他就开着车出现在部队总院大门口。
刚到门口,门卫值班室里就跑出来一个身着军装的年轻人,见状,他踩住刹车停了下来。
他经常到部队总院来,车上放的有通行证,执勤哨兵也都记得他的车牌号,根本不会拦他,可以开着车随意进出总院。
哪怕是去干部楼那边也只要亮出他的保健局工作证就可以,除非是那几位在这里住院,检查才会非常严格,如果保健局没有提前给他登记,他也没办法随意进出。
但那也只是指的后院,而不是大门口这里。
那个年轻人从门卫值班室里出来后看到他的车停下来了,径直跑到驾驶位这边敬了个礼。
“是李秘书长吗?”
“我是李言诚。”
一边说着,李言诚掏出工作证递了出去,那个年轻人接到手中看了眼又双手递了回来。
“李秘书长,病人在后院二号楼三楼,您直接过去就可以,内科武主任也在。”
“好,我知道了。”
装好工作证后,李言诚轻踩油门开进了大门,沿着院内的大路向后开去。
总院对外营业,因为医疗水平非常不错,再加上人们天然的对军人的信任,来这里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不止是京市本地人,很多家庭条件还可以的,距离京市又不远的,得了重病或者疑难杂症的病人及其家属也会选择来这里治疗。
当然,因为交通不便利,以及出门还要介绍信和全国粮票的原因,来求诊的外地人也并不算多。
沿着大路开过行政楼后,李言诚就将车停在了指定的停车位上,向着不远处的铁门走去。
铁门内有两个哨位,一个坐哨,一个站哨,其中站哨的哨兵手中还拿着一把五六冲,坐哨哨兵腰间的武装带上挎着一个装有五四的枪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