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国家的货币体系崩溃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这个世界,其实已经一遍又一遍的,上演过这样的故事。
百姓艰难求生,政权摇摇欲坠。
一个又一个国家,被类似的手段,给弄垮掉。
然后,要么幕后黑手,要么外国势力,在这个国度血与泪的灰烬里,重新扶持起一个傀儡政权。
要么,这个国度中,横空出世一个绝世英雄,带领百姓和国人绝境重生。
但在这个时空里,士颂怎么可能会给扶南国培养旷世英雄的土壤。
在大批大批的楚侯汇票流入扶南国后,扶南国的经济体系瞬间垮掉了。
从前面值一百钱的楚侯汇票,可以换回的一袋大米,现在即便是一万楚侯铜币的汇票都买不到。
钱变得不值钱了,但百姓手上的钱,依旧还只有那么多,百姓的生活,瞬间跌入了绝境中。
很快,因为扶南国主的“不友好”行为,楚国和扶南国隔绝交通,否认扶南国版本的楚侯汇票的消息,也逐渐开始流通。
更加绝的,是士颂那边宣布,去年流通的所有楚侯汇票,甚至是楚国的金属货币贬值,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新版本货币的更换。
否则楚侯银币,金币的汇票,也都会通通变成白纸不说,手上的金子,银子也都要贬值。
“按照规定,新版楚侯汇票中,面额一金币的汇票,价值新版楚侯金币一枚,价值旧版楚侯汇票金币十枚。价值同等重量的黄金价值的十二到十五倍。”
在扶南国各主要城镇中,忽然就出现了最新版《武陵传语》。
而这份报纸上面,除了关于楚国新版货币更新的方式外,还特地在扶南国这边的报纸上做了加刊,把士颂对扶南国态度的转化的原因进行了介绍。
“兹有扶南国,地处南疆都护府南端,毗邻南洋,与日南郡,泰族各部,及掸瞟旧土各邦国相邻。本为南疆大国,参与南疆都护府会盟,为楚国附庸。”
“其国主,受楚之敌国,东吴使者之挑唆,背信弃义,枉顾盟约而挥军北上,要挟宗主,行小人之举,令亲者痛仇者快。”
“依据当日之盟,南疆诸国当共讨之。然刀兵一起,必然流血漂橹,百姓凄凉。楚主士颂,仁义之君,今日隔绝扶南国之贸易,以为惩戒,望扶南国上下,幡然悔悟,免范金生国主之位,另选贤能。与南疆诸国重新盟约,以息刀兵,还南疆以和平。”
反正这份传语上的话,把楚国和扶南国交恶的原因,全部归咎在了扶南国君臣这边,说他们背弃盟约,说他们被东吴蛊惑,一心想要更多利益,是贪得无厌。
最关键的是,报纸上特地点明。说范金生知道和楚国交恶后,很可能会出现楚侯汇票不能兑换的问题,所以事先就查封了楚国在扶南国设立的钱庄,将钱庄里面的黄金白银,以及五铢钱铜币,全部收缴进入了扶南国国库。
对于百姓手上的钱变成废纸,却根本不管不问。在范金生看来,百姓越是贫困,生活越是艰难,这些百姓就越不值钱,越可以被他们当做“喂刀”的炮灰部队,送上战场去死,帮他这样的权贵,获得更多利益。
流言,尤其是有人故意操纵的,负面的,揣度人心的流言,那传播速度,往往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很快,这种流言就席卷了整个扶南国,甚至前线的军营里也都是这样的声音。
这些人对自家的国主,心中有怨,觉得自己的命被范金生卖掉了的人,大有人在。
“这,这,这,如何是好?”看完楚国故意散布在扶南国内的传语,范金生浑身上下被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他总算是看出了士颂早前的让步,正是为了现在故意布的局。
余赞的内心很是不满。“早前让你拒绝,你怎么不听,现在出了大问题了,你来问我。”
但他也明白,自己现在也已经是和范金生绑在一起了,自己为范家的扶南国出了大力气,自己的家族利益,早就和他们范家合在一起了。
“大王,如今楚侯汇票早已经在国内通行,士颂可以不认,但是我们自己却不能不认。否则国家根基不稳,百姓家产损失过重后,必将揭竿而起,那时候必定是内忧外困,山河骤崩之局。”
余赞把最坏的结果明明白白地摆了出来。
士颂这一年内,拿过来的扶南国的扶南国版楚侯汇票,少说也有数亿钱价值,若是换成楚国金币,那也是百万千万级的价值。
再加上士颂让路超偷偷传入扶南国的一批批楚侯汇票,如今扶南国内的楚侯汇票有多少,士颂自己怕是都不知道,但也无所谓,反正士颂就没准备来兑现这些汇票的价值。
“为今之计,即便是我国的制作技术有限,但我们也可以制作出我扶南国的汇票,价值直接来对等这些楚侯汇票,告诉百姓。新的汇票,由我扶南国王室来制作,百姓可以将手上的楚侯汇票,来兑换为我们新出的扶南国汇票。”
“新版的扶南国汇票别的不说,我扶南国朝廷认这个钱,可以用汇票来纳税。”
余赞的建议很简单,那就是用扶南国政府的税收,来为新的汇票背书。
至于这个办法能支撑多久,他其实也没有底,只是目前急中生智,临时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接着,余赞还补充道:“大王,收回来的楚侯汇票,我们也可以在后面作为和士颂谈判的筹码,要求让和我们完成这些汇票的兑换,否则我们就北上联合曹操孙权,一起对他士颂开战。”
开战只怕是不会开战的,但是这个时候,余赞也只能拿着这话,来让正在气头上的扶南王,心里稍微舒服一点,听从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