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的痛叫伴随着白玫的惊叫,两条船好不容易划到了卫生院。上卫生院的台阶时,白玫腿一软,一只腿就跪在了石阶上,痛得又是一身汗。
阿雨被背进急诊室,值班医生一检查,说:“马上进手术室。”
望着手术室的红灯,白玫心里紧张得要命。她在心里一直默默地祈祷:上帝保佑,上帝保佑!阿雨娘则是一直在手术室外走来走去。三个多小时后,红灯熄了,手术室大门打开,推出了阿雨。阿雨娘一下子冲到活动床前,医生说:“让病人进病房休息,手术很成功。”
阿雨娘一下子趴在地上朝医生磕起了头,医生说:“快起来。幸亏你们来得及时,再晚五分钟,病人就危险了,阑尾炎已经穿孔成腹膜炎了。
白玫轻松了,说:“这么说,我说对了。”
阿雨娘说:“白玫,多谢你。”说着对着白玫就跪了下去,又要磕头。白玫忙把她一把拉起来。
眼看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婆对着一个扎着两根小短辫的小姑娘跪了下去,年轻的医生奇怪了,盯着白玫看,他想,这么说,是这个小姑娘在病人送来医院之前就已经诊断出了病人是阑尾炎!
也许是年轻,也许是性格,他不由得把他的疑问说出了口:“病人压痛的位置不是右下腹,倒是别的地方有反跳痛,你怎么会知道他是阑尾炎的呢?你是卫生员还是赤脚医生?”还有一句话他没有说出口:连我也还不曾确诊,剖腹探查而已,你一个小姑娘,到底是哪路神仙?难道真的是深山出俊鸟,荒野开奇葩?
白玫笑得山花烂漫,她说:“什么也不是。是我从小多病,喜欢找医书看,有一次看到一本医书上说,阑尾有九个位置。也就是说,同样是阑尾炎,因为阑尾的位置不同,所以,各人疼痛的地方是不一样的。所以我想,阿雨这种急腹症多半是阑尾炎。当然,我是猜的,只是碰巧猜对了而已。”
人心往往是这样的,你若越谦虚,人家就越敬重你。医生真诚地说:“小姑娘,你不当医生太可惜了。”
乡下没有大新闻,所以,任何新发生的小事情都是大新闻。当阿雨还没有出院,阿雨娘忙着筹钱交手术费时,白玫已成了白村的新闻人物,因为,阿雨娘把午夜发生在卫生院里医生和白玫的对话一五一十地学给了她见到的每一个人听。
这下,白玫奶奶的小屋顿时热闹极了,简直是门庭若市。人们仨仨俩俩地来询问病情,有的说:“我老是肚子痛,是不是也得了阑尾炎啊?”有的说:“我经常头痛,脑子里会不会长东西啊?”更滑稽的是,有个女人来问白玫,自己结婚八年不生小孩,是什么病,是她的病,还是她男人的病。
女人求子心切,还不加掩饰地把一人女人不足为外人道的细枝末节说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差真真切切了,把白玫闹了个大红脸。最后,富有同情心的白玫把奶奶当年吃月季花有奇效的事说给她听了,女人千恩万谢地走了。
对于其他人,白玫对他们解释说,不是自己真的懂医,只是碰巧猜对了。可是,越这样说,人家越是认为她在谦虚。还有知情的老人提起了当年白玫爷爷的神奇医术:“他们白家有祖传的独门医术,白玫爷爷说那个大财主会饿死,大财主不是嗓子眼生了个东西,硬是活活饿死了吗?
还有,他说他们白家有个亲戚会死在水里,那亲戚不是洗脸时死在脸盆里了吗?”有人还说了,白玫保守,前年死活不肯当卫生员,就是怕不小心把本事用出来,她留一手呢。”
话传到白玫耳朵里,白玫哭笑不得。问奶奶:“奶奶,这下糟糕了,被人这样误会,我是不是又逞能了呀?”
奶奶说:“小呆子,这次不是你逞能,这叫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对了,还不止救了阿雨一命,是救了他一家门。”
白玫听了奶奶的话,白玫心里舒服了不少,她最怕奶奶说她逞能。不过,她感叹:“做人真难呀!”
奶奶说:“正常,这叫人怕出名猪怕壮。”
白玫说:“那我以后该怎么办呢?再碰到事情懂的也装聋作哑呢,还是……。”
奶奶说:“照常,该怎么说还怎么说,该怎么做还怎么做,人在做,天在看,只要我们坐得正,行得端,管人家怎么说。对了,我记得你爷爷说过,皇帝还管不了人的嘴呢,我们小老百姓还能管人家的嘴?”
在白玫是那么大的难题,奶奶却轻易地给出了答案,白玫开心地说:“说得好!太有道理了。奶奶,我好崇拜你。”顿了一下,又说:“奶奶,幸亏你没读过书,你要是读了书,一定大事不好了。”
奶奶扁扁嘴巴,说:“捣蛋鬼,你又想说什么?怎么我读了书就会大事不好了呢?”
祖孙调侃,是奶奶最开心的事。不过,有时候,白玫说话出了格,奶奶还是会生气的。
面对奶奶的嗔怪,白玫一点也不紧张,她相信,一会儿奶奶就会笑得抹眼泪了。胸有成竹的白玫笑靥如花,说:“奶奶你没读过书还这么能,要是读了书,一定比我爷爷还能,女能人而且还是个美女,虽然是靠窗美女,但毕竟是美女么,这样,根据嫁女高三分的民间习俗,你就不会嫁给我爷爷了,这样,就没有我爸爸了,当然,也就不会有我这个人了,想想看,我差点来不了这个世界耶,多可怕!你想,奶奶要是读了书,不就大事不好了吗?”
奶奶一边听,一边笑,听到后来,笑得眼泪也出来了,直喊肚子痛。白玫说:“不要紧,奶奶,我是祖传的神医,我来给你诊断一下,是不是阑尾炎。”这下,奶奶用手指着孙女笑,连话也说不出来了。
真应了那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老话,白家有祖传的精妙医术却秘不示人的说法还在传得有鼻子有眼的时候,又出了一件让白玫啼笑皆非的事。一天晚上,水莲来了,两个小姑娘说了一会悄悄话,水莲说:“白玫你知道吗,人家说你家的玉兔其实并没有丢。”
白玫说:“好端端的,怎么想起来的,又把这么些陈谷子烂芝麻拿出来嚼舌头。那只玉兔,我还是很小的时候见过一次,什么样子的都不记得了,奶奶说,早就莫名其妙地不翼而飞了。要是玉兔在,我爷爷兴许还活到现在了呢,真是的!”
水莲说:“人家说,玉兔原是月宫捣药的,它懂医。所以,是玉兔的仙气让你们白家代代懂医。要是玉兔真的丢了,白玫怎么会诊病呢?”
白玫气到笑,她说:“呵!又是阑尾惹的事,我真的无话可说了。是不是又想来抄家呀?”
水莲说:“有些人什么事做不出来呀,白玫,还是防着一点的好。”
这下,白玫真的惊讶了,她仔细地看着水莲,一个字一个字地说:“水莲,你也相信他们的话,认为我家的玉兔还在?”
水莲说:“我是说,我是说……。”
见水莲说了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白玫明白,这就是现实版的三人成虎,水莲也相信了白家的玉兔仍在两间小屋里或者小屋之外的某一处藏得好好的这样的无稽之谈。她要是拼命解释,水莲就会更加认定玉兔的存在。想到这里的白玫笑了,是那种得意自己忽然又悟到了一些人情世故的微笑。她说:“水莲,谢谢你,你真是我的好朋友。我知道了,你是为我们家好。”
“不用谢的,我们是好朋友么。”水莲开心地走了,白玫想到外面荒唐的传说,气极反笑,一个人笑了又笑。
奶奶说:“水莲和你说了什么?让你那么开心。”
白玫不想让奶奶烦心,也懒得多说,就哄奶奶开心:“水莲说,我要是个男的就好了,她一定和我结婚。”
奶奶笑了,说:“真是憨姑娘。”
“三抢”大忙结束了。赵志虽然自己也忙得累得瘦了一圈,但他一直惦记着白玫,一有时间,脑子里就在想,不知白玫在这个大忙季节里怎么样了。他甚至梦见了白玫,梦里的白玫瘦弱不堪,和她说话,她只是微笑,不说话。醒来的赵志想,白玫累了一个大忙季节,身体一定很虚,需要营养。
听师傅说伏天的黄蟮补养身体最好。赵志就想学捉黄蟮,于是,他又想起了老队长。老队长是能人,屋里的,田里的,水里的,他几乎无所不能,无所不精。
想到自己一有需求,就去找平时没有多少联系的人,赵志觉得自己是个有事有人,无事无人的家伙,不够磊落,不够君子。但是,为了白玫,他也顾不得了。这天草草吃了点晚饭,就朝老队长家走去。
老队长一个人正在独自喝酒,见赵志来,照例问:“赵志来啦,晚饭吃了吗?”
赵志说:“刚吃好。”
老队长说:“那就陪我喝一盅吧,菜是没什么好菜,喏,五香蚕豆。”
赵志说:“不喝酒,我是来讨教的。”
老队长说:“哦,无事不登三宝殿啊,什么事?”
赵志把来意说了,老队长说:“你找对人了,不是吹的,捉黄蟮我称得上一把好手,只是一个人懒得去。今晚,我和你一起去。秋贞上夜班,秋贞阿娘上大女儿家去了,我一个人正闲着没有事做。”
赵志这才知道为什么只有老队长一个人在家里,心想,我来得巧了,不然,碰到秋贞,难免有些尴尬。老队长领着赵志到一块水稻田边,水稻秧苗插下去不久,正落黄,还没有返青长密实,稻田里一条一的水光在夜色里发亮。老队长站在田埂上,半支香烟在他的嘴唇上随着他的说话,那点红光一动一动的。
他告诉赵志:“捉黄蟮,先要找到黄蟮洞。黄蟮是住在洞里的,天热,黄蟮更加喜欢躲在洞里。一定要当心不要把蛇洞当作黄蟮洞,我的经验,黄蟮身体滑溜,所以黄蟮洞光滑洞口毛糙的是蛇洞,因为蛇的身体毛糙。
如果洞口很光滑,洞边的水也是浑的,就说明洞里面一定有黄蟮。黄蟮洞很长,用蚯蚓引它出来比较好,不过我们今天没有准备,就用手摸吧。”
赵志跟着老队长猫着腰在田埂上找,一会儿,老队长就在一处田埂边找到了一个光滑的洞,说:“看见了吗,这个洞不小,里面的黄蟮也不会小,你看我噢。”说着光脚站到稻田里,用一根手指慢慢伸到洞里去,然后“叭哒叭哒”地用力踩踏稻田里的水。
赵志说:“老队长,我明白了,你是想把黄蟮吓出来,对吗?”
老队长说:“对,钓鱼、捉蟹,要静悄悄的,怕把它们吓跑了。现在我们是捉黄蟮,它躲在洞里,我不吓它,它怎么会从洞里出来呢?”
说时迟,那时快,赵志根本没有看清老队长是怎么动作的,只见一条黄蟮已在老队长的手里乱扭乱动,但是,老队长的三根手指牢牢地钳住了它的“三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