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我们去内室谈吧。”刘景兴又指着座上的一位文士道:“徐先生是我军师,我军中一切事物都可参与,先生可一起来。”
张溪道:“当然可以!”
一大将上前劝道:“将军不可,否则将军的安全如何保证?”
刘景兴笑道:“无妨,张兄弟乃是磊落之人,必不会害我。”
五人到了内室,张溪正色道:“将军以布衣之身,三年间便坐拥三郡之地,且得士众爱戴,百姓拥护,在下十分佩服,然而在下以为将军之势看似兴盛,实则危如累卵,覆亡之日便在眼前,刘将军,徐先生以为然否?”
刘景兴不动声色,徐先生斥道:“我主敬你是客,汝安敢乱言?”
张溪笑道:“当年韩康伯荒淫昏聩,民怨极大,将军顺势起兵,从无到有,三年便得到三郡之地。但自韩玄子上位后,整顿吏治,招募流民,整肃军队,将军便举步维艰。不出两年,待韩玄子扫平内部反对势力,独揽大权,而其编练之新军早就形成战力,此消彼长,天雄军之覆亡便在眼前。”
徐先生正欲反驳,刘景兴突然出声道:“张兄弟,何以教我?”
张溪道:“我家乡有一真实发生的事情。时值诸侯交战,秦国公子异人被送到赵国为质子,其生活十分困窘,其人虽有才干,但远离君王,实力薄弱,一般情况下,为质子的很难有机会回国,更遑论登上王位。但是这位质子遇上了一位商人吕不韦,吕不韦决定和他做一笔大生意,扶助异人登上王位,异人也答应成功后和吕不韦共享天下。于是,吕不韦精心谋划,极力奔走,最终帮助异人逃回国,并且登上了大位。其即位后便任命吕不韦为一国之相。吕不韦由一商人一跃而成了大国之相,而异人也由一位不受重视的质子成为大国之君,其励精图治,最终在他的儿子手上扫灭诸国,统一了天下,建立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帝国。刘将军以为此事如何?”
刘景兴颔首道:“此诚为一段佳话也!”
徐先生道:“那么张先生讲这则故事是意欲何为?是欲为异人呢?还是欲为吕不韦?”
张溪笑道:“刘将军雄才大略,自然做异人,我愿为吕不韦,率众师弟为刘将军奔走。”
徐先生道:“这么说蔡先生他们来也是为此了?”
张溪笑道:“正是,实际上似我等这种人共有四十人,现在投奔于各方势力,参与逐鹿天下。”
徐先生又道:“你等又有何能力,能助主公得天下?仅仅是能打可是不够的,争霸天下也不是只靠几员猛将就能成功的。”
张溪略作沉吟,道:“现今流民遍地,将军实力增长却甚是缓慢,其症结在于缺粮,先生以为然否?”
徐先生颔首道:“先生之言有理!”
张溪道:“就在四百里外的黎阳郡,有敖仓,其中粮食不计其数,何不取之。”
徐先生道:“黎阳深沟高垒,守兵众多,且守将颇通守御之道,是以难以攻取。”
张溪拿出一张法契交给刘景兴,断然道:“好,那便请将军给我一万精兵,以一月为期,我必取黎阳,攻占敖仓。如若成功,便请将军签下此契。只要此契签订,则我遇仙剑派必竭力助将军平定天下,将来也会力保将军后裔得享国祚,世代为君。”
徐先生摇头:“将军部下总共才有精兵五万,若战损一万,可是伤筋动骨。”
张溪道:“即便这一万人安在,若不能夺取敖仓,待韩玄子大兵压境之时,又能济得甚事?况且,如果我等加入韩玄子一方,则贵部恐怕很难撑过两月!与其坐以待毙,何如奋起一搏?”
徐先生正欲再言,刘景兴抬手止之,道:“好,便依张兄弟之言,便以一月为期。”
两人击掌为誓,张溪笑道:“好,刘将军将来必然会庆幸今日之决定。我等去看看那两位商议得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