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桌子上的日历,一个时代终结开始倒计时了。
姜熠在这个时代生活一年多,才清楚一件事,一个人改变不了什么。他只能影响最亲近的朋友,但涉及基础的三观,那任何言语都是苍白的。
这事就像是亲朋嘱托你少抽烟,少喝酒,多锻炼,不如医院开一张化验单。
“下个月《楚留香续集》开拍,你们七小福来帮我。”姜熠回忆,七小福就元标长得还算可以,其他人实在是。
这部戏的李玉函看田骏能不能演,柳无眉继续用甄真。
一点红就用张翼,原随云用王雨?随即姜熠否定了。
毕竟王雨太大牌了,用他成本直线上升。这时姜熠想起原剧中徐绍强,他来演原随云也是可以的,外貌没什么问题。
徐绍强,好像这时候在绍氏跑龙套。
还是继续用袁翔仁吧!继续巩固与袁家班的关系。
自从上次在美丽岛与古陇喝完酒,知道被美丽岛片商戏耍了,姜熠开始重新规划未来的路。
纵观拍摄的《火并》《楚留香传奇之血海飘香》《七十二家房客》《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票房爆炸的只有楚源的《七十二家房客》。
自己不过是提前点醒了楚源而已,功劳又有多少呢?
源熠电影公司,自己占了25%的股份,可真的是领航员吗?
自己又凭什么保持这么低效率地拍摄电影呢?
也就是楚源人好心善,换作他人早就看自己不顺眼了。
他们不过是局限于时代,又不是局限于智商。
1973是个充满大事的时代,不仅仅是一代功夫巨星突然离世。
也是著名的股灾开始。
所以姜熠与楚源商量这几个月多开几部戏。
首先就是古陇的楚留香续集,然后是楚源的朱门怨。
然后是爱情片,继续打造林清霞。
至于为什么拍文艺爱情片,第一当然是与林清霞做荧幕情侣,第二也是他有一个后续发展计划。
今年最后要开一部跨时代的作品。
送走三毛后,姜熠找到楚源开始商量武侠片事宜。
“熠仔,我看了你的报表,做得非常不错。这部戏投资47万,应该没什么问题。”
楚源觉得姜熠终于能独当一面了,表面是朋友,实则师徒。这层关系确实非常有意思。
慧眼识人,有时候比赚钱还要爽利。
“明天我们去找诌生,想必他没什么意见。”楚源笑着说道:“《那些年》票房还不错,虽然比不了我的《七十二家房客》,但也破百万了。你的目标就是张澈!”
姜熠怎么听这话都非常臭屁,什么我的目标是张澈。楚源你飘了!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上映半个月,票房累计120万。
最怪异的是上座率一直是65%,如今势头也没有丝毫下降,但也不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