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谈判(1 / 2)三国:剧透历史,刘备人麻了首页

翌日,涿县,太守府中。

“备闻太守祖上,乃是景帝之子鲁恭王,备之祖上乃是景帝之子中山靖王……三百年前还算是一家人。”刘备面对眼前的太守刘焉,恭声低语,还试图攀攀亲戚。

刘焉脸上有几分笑意,“听玄德说起宗派,原来玄德还是老夫的子侄辈。听闻贤侄正在招募乡勇,准备抵御黄巾,志气可嘉,志气可嘉。”

“备身为汉室子孙,自当为国家出力,为太守分忧。”

“善。不知贤侄今日来找老夫,可是碰上了什么难处?若是条件允许的话,老夫也当帮衬一二。”

“备确有几件麻烦事求到叔父处,一来备一介白身,做起事来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二来我有一义弟散尽家财,预计募得义兵三千人,钱粮虽勉强够用,但苦于缺乏军器,不知叔父能否拔下一些军械,以资器用。”

刘焉听得此言,搞明白了刘备是要来干什么的,心里就有几分不情愿了,毕竟,他只要守住涿县城池不失,就没有罪过。帮助刘备对他本人似乎又没有什么好处。于是面上故作为难之色,皱眉说道:

“老夫不是不知贤侄忠贞之心,只是老夫也有老夫的难处,不如这样吧,我暂拨皮甲二百副以助玄德,玄德你看可否?”

这明显杯水车薪啊,刘备面色恳切,不肯放弃,暗中朝周秉使了使眼色。

陪侍在刘备一旁的周秉向着刘焉躬身行礼,出列言道:“涿郡周秉,表字伯庐,拜见太守。请太守听我一言。”

今日,周秉着一袭士子衣服,身长七尺半,风姿儒雅,卖相俱佳,除了一头短发有些不美,但还是令刘焉心生好感。

刘焉打量了一番周秉,淡淡开口道:

“你这士子有何见教,若是言之有理,老夫也不妨听上一听。”

周秉从容自信言道:

“愚以为太守此举,大谬。”

“哦?”

“我闻十日之内,黄巾贼裹挟数万之众将至涿县,若让黄巾贼突破大兴山拒马河一线,必然祸乱涿郡乃至幽州,太守不思积极抵御,消灭黄巾于未犯境前,只想守住涿县一城,坐视黄巾军如蝗虫过境滚雪球般不断壮大,反而威胁县城,此非大谬?”

“涿县兵微将寡,老夫亦是有心无力,为之奈何?”刘焉禁不住反驳道。

“今有忠勇义士主动为太守分忧,公何不能用之?”周秉反问。

“黄巾汹汹,谁人不惧?多少州郡失守,逃亡的吏士不计其数。仅凭玄德三千兵马,真就能破了数万黄巾,使涿郡免遭劫掠?”刘焉不信道。

“能,备愿立下军令状。”在一旁的刘备忍不住答道,神采自信飞扬。

“倘刘玄德领兵破了黄巾,不正显得太守有识人之明,而且于太守也是大功一件,纵使兵败身死,涿县的百姓也只会认为太守一心为民不惜牺牲自家子侄,而且太守也没有别的损失。太守上对得起朝廷,下对得起涿县百姓。”周秉继续分析。

“今太守授予刘玄德官职,让其代太守讨伐黄巾。”

刘焉被说得心动了,反正出城去与黄巾贼拼命的是刘玄德又不是我,我反而还能收获好处,何不成人之美?

于是他沉吟一番,最终说道:

“本太守即任命刘备为门下督贼曹,代老夫出城讨伐黄巾。”

“备谢太守提携,谢过叔父。必不负叔父良苦用心,斩黄巾贼首以报答叔父。”刘备大声许诺。

“至于军械,也自当拨出一部分……”

“太守,秉还有一言,愿教太守,请太守屏退左右,玄德公也暂请回避。”

刘焉于是屏退左右,刘备也主动告退,屋中只留下刘焉和周秉二人。

经过一个时辰的密谈,也不知说了些什么,总之,刘焉出来时满面笑容,并大方地承揽了刘备一方所需军械。

最终,经过一番谈判。

刘备获得了三千五百副皮甲,一百副铁札甲,长矛三千根,蒙皮盾牌两千面,环首刀一千五百把,软弓八百张,劲弩一百张,箭矢一万支,良马二百匹。

几乎清空了涿郡大半个府库。

刘备眼中冒出小星星,惊奇地望着周秉,“不知伯庐是如何劝服刘焉,能让一改吝啬之风,变为鼎力相助。”

周秉哈哈大笑几声,也不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