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轧......需要控制......温度和速度!一味地快只能让铁块......变脆,辊轧机寿命也会变短。”德国人很激动,但英语不好,说到关键词需要想好一会儿。“输送槽坏了,他被烫死!”
在场的人应该都能听见他说的话,不过那些词语组合到一起,就不是其他看热闹的工人所能领会的了的。
作为工厂的经理,斯托克肯定能理解,不过传统习惯使得他必须谨慎行事,惠特尼先生需要的是产能。
况且,出了人命怎么能怪机器?
现在已经不是1837年金融动荡时期,那时廉价的熟练工排着队等着被挑选。
经济危机已经在1841年出台的《优先买权法案》下,逐渐冷却。这项法案的通过,给了很多人去西部的勇气。
爱尔兰人的缺点的确有不少,比如:喜欢酗酒、打架、偷盗、抢劫、抱团排外和欺软怕硬等。
但也并非一无是处。给足钱,他们会帮你把任何事情办好。
这群人的工资只有本地白人和英格兰人移民的80%,只比自由黑人高一些。
鉴于此,从事危险体力劳动的爱尔兰人的意见开始变得重要起来。只要他们在本地带上半个月或者一年,就能成为民主党人稳定的票仓来源。
现在只是死了一个英文不太好的德国佬而已,斯托克作为经理有权自己处置。
不过,他还是想把事情弄清楚。
身为英格兰人,他很清楚爱尔兰人抱团的秉性和目的。
“杀人犯,你别想狡辩,等着被绞死吧!”
“杀死他!”
......
现场的爱尔兰人开始鼓噪起来,就连那些非亲非故的看热闹的工人也开始加油、呐喊、助威。
“一群笨蛋!”这是一句爆发的德语。
在场的人都听不懂,但是能意会。
已经有人开始用炼铁剩下的废渣朝他扔去。
其中一些质量较大,边缘尖锐的废料正变成凶器,德国人的额头和脸上开始出现伤口和血渍。
“嘿,把他们拦住!”斯托克当然是在对工头发布命令。
那名工头假装听不见,他很合时宜地也站在人多的一边。比起被经理训斥,自己的小命显然更加重要。
惹毛了这群抱团的爱尔兰人,指不定什么时候被人狠揍一顿。
“听见没有!”斯托克已经生气,但没有任何效果。
“嘭”的一声,一名带头的爱尔兰人被人摔在废渣堆上,手里的大块废渣掉“咣当”一声,撞在一块铁条上。
此刻,所有人,包括那名德国人,都把目光看向废渣堆,然后目光又都移到亚瑟身上。
不过一个惊人的消息立即引来更大的危机。
斯托克当场宣布:“你现在就是这个车间的头儿。你们听好了!现在,我任命亚瑟·格林为本车间监督员!”
经理的权威被人无视,但亚瑟却帮他解了围。
围观的人们怒了,畏葸不前的工头红着脸准备讨要说法。
可工头的运气很好,已经有人替他或者替他们出头。
一个脸上有刀疤的红头发瘦子,拨开了挡在他前面的两个矮个子,面目狰狞地走出人群来。
人们仿佛找到主心骨一般,不由自主地汇集在瘦子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