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大洞经》全文大概三万余字,在道藏中实在是算不得厚,仅仅一个时辰,王道生就翻到了最后:
“具位臣王道生,吉日入静,修诵《上清大洞三十九章真经》已毕。……当令臣召致十方正炁,……关奏臣向来所启所愿,径达高真玉皇上道万圣御前。
复毕,心拜四方,乃起。”
话音落下,王道生感觉到身心一阵空灵。
“师爷,我好像已经凝出了紫气。”
孙玉枢一副波澜不惊,理所应当的表情,只是额头眉毛的细微动作,表现出他内心决然不平静。
心中暗道“看来计划需要提前了,是到了下山的时候了。”
微笑着开口:“道生,你接下来将大圣劈挂拳和守一功,动静结合,勤加修炼。咱们择日下山。”
“好,师爷。”终于要去通天谷了,王道生脑海中回荡着这一个念头。
随后反而沉下心继续修炼。
孙玉枢则是起身出去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入门的功法已经交给道生了。
接下来道生的人生,他的修炼之路要靠自己了。
三才童子命……
……
晚间时候,孔真源正在寮房中打坐休息,这些天接连的变故让他心力交瘁。
“吱呀~”
房门推开的声音。
自己师父孙玉枢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孔真源连忙起身,迎上去。
“真源,师父要下山来,临行前对你有所交代。”
孔真源被这突如其来的话扰乱了心神,他不知道师父为什么要下山,眸子里满是疑惑不解。
“师父……”孔真源还没有开口,就被孙玉枢打断了,接着语气淡淡地说。
“我这次带着道生下山,大概率是……回不到茅山了。”
孔真源看向自家师父,发现对方的神色坦然,显然没有将生死放在心上。
柔和目光里流淌出来的是一如自己记忆中那般,对自己的关心。
孔真源喉头滚动,口中吐不出一句话来。
早在受箓之前师徒之间谈话的时候,他就知道师父将要羽化了,可他始终不愿意相信。
而且自己带着道生回山的那晚,师父的炁体是那样恢弘博大。
虽然得到了师父孙玉枢再次肯定他‘生机已尽’,可还是下意识认为师父在骗自己。
可现在师父摆明了一幅交代后事的样子,由不得他不信。
“关于道生的事儿,我还些交代。”孙玉枢盯着眼前的徒弟,收敛起情绪。
“之后道生一个人回山,不管你心里怎么想,要切实把他当作你自己的徒弟。
全心全意呵护他的成长。
咱们茅山已经出过一个张伯端了,不要让他成立下一个。
把他的心留在茅山。日后如果他真的能登真飞升,广大上清宗门,你给老道灵前上香。”
“还有以后不要再说‘不当掌教’这些话了,茅山要靠你了!
你是师父从一众弟子里选出来的茅山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