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遐既被刘群收入麾下,与其一起南下的广平百姓自然也不必再跋涉千里,前往还是蛮荒的江南之地。
此时的江南,还不是后世那个鱼米之乡,相反充满了危机。
秦汉以降,中原王朝虽不断开发江表,但程度远低于中州腹地,整个长江以南,仅江左,荆楚得到了有效开发。
而广大的南方地区,还尚处在一片混沌之中,百越丛生,豺狼遍野,绝非什么乐土。
就连经历了有效开发的江左,在孙吴时期,还出现过山越偷袭吴都建业的事情。
在孙吴的京畿之地,山越就这样浩浩荡荡地出现在建业城外数十里,吓得孙权急令军队回防。
可见当时长江以南的荒蛮。
至于五岭以南的交州,则要在永嘉,安史,靖康等多次南迁之后,才得到开发与发展。
是故中原百姓由中州迁往江表,也不过是从混乱走向荒蛮,天灾兵祸下的无奈之举,向死而生罢了。
毕竟南迁的众多人群中,安然无虞渡江的司马氏皇族,中原士族,终究是少数,多的还是颠沛流离的寒末百姓。
中原是回不去的家,江表却是陌生的他乡!
离人的泪,散满浩浩大江!
不过刘遐部既归顺刘群,随行的广平百姓,则不用再去江南,而是由刘群所派军士将其送往并州安置。
临近中原的三晋可比千里之外的江南要好多了。
而刘遐及其麾下部曲,刘群将其合为一营,由刘遐亲自率领,编入大军中。
待一切安排完毕,刘群下令大军,急行军,救援邺城。
……
邺城,铜雀台
邺城守军让出城墙后,便退入铜雀台中,而石勒军则迅速占领了邺城大部,并包围了邺城三台,与邺城守军形成对峙局面。
早在石勒军攻城前,刘演就知邺城是守不住了,故在疏散城中百姓后,将剩余的军械粮草,通通转移到铜雀台中,想依靠铜雀台之险,与石勒军周旋。
铜雀台据载,在曹魏时期,台高十丈(约33米),有殿宇百余间,飞阁高耸,层楼间天,比另外两台,金风,冰井要高上不少。
这也是刘演选铜雀台为防守阵地的原因。
周宏部退入铜雀台后,刘演令人烧毁进入铜雀台的通道,同时又砍断了勾连三台的铁索通道,使石勒军无法通过其他两台,进攻铜雀台。
高耸的铜雀台使石勒军望台兴叹,而位于高处的邺城守军又以箭矢逼退石勒军,使其难以威胁到邺城守军。
见此情形,石勒只能令军士围困铜雀台,静等台上的邺城守军弹尽粮绝,自取灭亡。
铜雀台上,刘演见周宏负伤归来,关心地问道:“子博可有大碍?要不要唤医师过来?”
周宏有些虚弱地说道:“并无大碍,只是旧伤复发而已。”
“承蒙府君关心,宏在此谢过了!”
“你我之间何须言谢!子博言重了。”
刘演说着,将周宏扶至一处软榻,好言宽慰周宏,并表示其只需安心养伤,剩下的事交给其便可,无需担心。
刘演军事上虽没什么建树,但在处理政务和后勤上,确实是有天赋。
昔年,刘琨派其镇守邺城,当时刚刚遭遇战火洗礼的邺城,在刘演的手中,很快便恢复了生机。
可见刘演的能力强,不然刘琨也不可能将邺城这种要地交给刘演镇守。
很快在刘演的统筹安排下,铜雀台内守军秩序井然,各司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