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知秀只打算带一个丫头,因为还有一个要留下来照看小猫。
两个丫头很快商量好,喜静的苏喜留下看家,喜闹的寿喜跟着常知秀出门。
隔天一早,林管家打发人来请,常知秀带上寿喜就出发了。
林管家所言不虚,那庄子确实远离人烟,驴车在土路上颠了一上午,常知秀趴在车边吐了四五回,这才远远看见藏在山坳里的一处小农庄。
住在庄子里的是一家三代七口:一对公婆,一对夫妇,还有两女一男共三个小孩。
男女老幼都面黄肌瘦,一看到驴车,全都战战兢兢地候在门口。
赶车的两个小厮下去,神气十足地跟他们介绍常知秀,然后大摇大摆走进院中,让他们摆上好吃好喝,招待庄家的大小姐。
常知秀看到庄子里的三个小孩儿都瘦成了猴相,料想这里也不可能有好吃好喝,便摆摆手说:“我晕车,什么也吃不下,你们平时吃什么就上什么吧,给他们几个垫垫肚子就行。”
农妇唯唯诺诺称是,然后赶紧端上麦饭和盐水煮豆,又杀了一只鸡。
常知秀让小厮和寿喜先吃着,自己绕着庄子慢慢转。
庄子不大,虽说庄前庄后都种了粮和菜,还养了几只鸡,但作物全都蔫头耷脑,鸡也瘦得可怜,看着荒凉又寒酸。
走着走着,她撞见了这家的小女儿。
这小女孩都快瘦成抽象画了,头发又黄又稀,咬着手指对常知秀傻笑:“姐姐,鸡煮好了,爹让我来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