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君放不放心?内阁放不放心?
武英殿大学士,内阁次辅,夏忠进第一个站了出来说:“还请殿下擢选翰林院学士随从钱江郡王殿下,殿下尚且年轻,也可辅导殿下课业,免得荒废怠懈。”
朱靖和闻言便一脸的苦恼,这些翰林院的学士,老的老学究,小的小学究,书读了满脑子,也被书困住了身子。
而且想必内阁诸公定会选择最最古板刻薄的跟着自己,偏偏还是奉了上命,得好生对待,倒是真的一言一行都被人盯着了。
“殿下,臣前往山西查案子,山西地势不好,我脚程又快,怕操劳了诸位老先生。”
“有年轻的。”
夏忠进连想都没想就接上了话。
储君问:“钱江郡王可还有异议?”
合情合理合法合规,无法拒绝,皇帝今天给面子,储君给面子,免得自己朝堂舌战群儒了,就少搞点事情吧。
“我无异议,多谢储君殿下,多谢夏阁老,不过还请夏阁老挑选一个善于算账的,我是个武将,算账的事情不精通,若是随行学士会算账,那会方便些。”
“自然。”
夏忠进在内阁主业司职是管账的,兼任户部尚书,就算朱靖和不说,夏忠进也是这么想的,他最担心的就是山西布政使家资甚大,怕这位殿下贪污了。
见朱靖和应下,储君也满意的点点头。
此时朱靖期再次开口:“殿下,仅一人还不够,应派遣一队卫队随从。”
“这就不劳堂兄操心了,我自会与殿下请黑龙卫随从。”
经过陆永盛的教训,朱靖和不会再允许自己的亲军中有任何别人的细作,更不允许有人插手其中。
朱靖期不恼反笑:“如此甚好,但是靖和你去了山西人生地不熟的,做事总是麻烦些,做堂兄的也当为你考虑。”
“堂兄的好意我心领了,若是这点事情都摆不平,我这北镇抚司指挥佥事倒是失职了。”
朱靖期对着储君再一躬身:“殿下,臣请陛下任命一位熟悉山西情况的臣子另为钱江郡王副手,左右有两位帮扶,钱江郡王殿下必然事半功倍。”
左右帮扶?这摆明了左右监视。
朱靖和当即说:“殿下,山西布政使商检是通敌卖国之罪,若是任用山西官员,万一碰上个和商检之案有关的,反倒是成了阻力,臣虽能力浅薄,但是有信心靠自己办好此事,请殿下明鉴。”
各说各有理,储君懒得听年轻人吵了,他知道这些精力旺盛的小伙子,放任他们吵的话,能吵好几天,索性就开口打断。
“孤会亲自挑选熟悉山西情况的官员与钱江郡王一同出行,三日后出发。”
朱靖和只得说:“遵命,殿下。”
“靖和,下了朝,你随北镇抚司锦衣卫都指挥使杨宇前去锦衣卫领取山西布政使一案的卷宗,准备好需要的东西,需要的就问内阁要,准时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