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章 身世(2 / 2)娘娘封心锁爱,皇上深陷火葬场了首页

一个普普通通,平平无奇的皇子,最终必然是会被淹没在众多皇子之中的。

在这皇宫大内之中,向来都是以君臣关系为先,然后才是父子亲情。

而且她也默许了七年前皇帝先斩后奏,未与她商量就私自去求了圣旨赐婚,迎娶了永昌侯府的嫡女为妻,对皇后也从未多加磋磨,于情于理,她对皇帝算得上是仁至义尽了,若是如此这般都还不够慈爱,试问天底下还有几个慈爱的母亲。

“慈不慈爱母后心里有数,不用朕多说。”萧承绪面无表情地说道。

他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眼前这个看似慈眉善目,端庄雍容的妇人身上,心中涌起一股无法抑制的厌恶感。

小时候,无论他怎样努力,都得不到母妃的丝毫温情和关怀。在寒冬腊月里,母妃会无情地命令他站在冰冷的廊下苦读诗书,美其名曰是要磨练他的意志。然而,只有他自己清楚,这一切不过是母妃为了争宠而采取的手段,只为了得到父皇的一句夸奖,证明她教子有方罢了。

可其他的皇子们呢?哪一个不是在温暖如春的室内温习功课,随时都有热茶和点心供应着,还有贴身太监侍奉左右。他们不必忍受寒风凛冽之苦,功课也并不见得比他差多少,更不会隔三岔五地病倒一场。

他出天花那年,身边照顾他的唯有太医院的太医以及当值的宫人而已。自始至终,他的母妃连面都未曾露一下。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住在隔壁同样出天花的八皇子,却有敏妃始终如一地精心照料。

同样都是母妃,为何他的母妃和其他人的母妃不一样。

诸如此类的事情不胜枚举,萧承绪实在想不通其中缘由。为何在自己母妃的眼中,似乎只有他的功课才至关重要,是否能赢得父皇的欢心才是头等大事。

而他自己,则永远都是无关紧要的,他拼了命的学习文治武功,即使博得父皇的赞誉有加,也难以换来母妃的只言片语的关怀。永远不变的,只是母妃那张冷若冰霜的脸庞,以及喋喋不休的训诫:“切勿贪玩,念书务必勤奋刻苦,骑射亦需专心致志。”

多年以后,萧承绪才终于知道原因,明白了为何太后对世间万物的喜爱都远远超过对他这个儿子。

原来,他压根儿就并非太后的亲生骨肉,仅仅只是一个养子而已。

既然并非亲生,又哪来的慈母心肠和舐犊之情?他不过是被当作一颗棋子,用以保住太后的荣华富贵罢了。

而且他不仅仅是养子,生母还是太后最为憎恶的后妃——文嫔,戚家旁系的一个族妹。文嫔入宫比太后要晚,但却深得皇帝宠爱,远胜太后。一个误以为姐妹情深,另一个则心怀嫉妒,暗藏祸心。

所谓爱屋及乌,那么恨也是一样的道理。太后当年既然算计了他的母亲,自然也不会放过对他的谋划与算计。

身世之谜不是熙和五年的萧承绪能解开的,前世,在熙和十年,谢瑶卿离世后,萧承绪连根拔除戚家的时候,用滴水刑从莲嬷嬷口中套出了事情原委。

在此之前,萧承绪有所怀疑,却始终没有证据,因为一切都无从查起,毕竟时隔多年,许多痕迹都已经被抹去 。

再加上萧承绪容貌上与太后的几分相像,很难让人怀疑到血缘关系上 ,本来拷打莲嬷嬷是为了从她口中问出太后是如何给谢瑶卿洗脑的,但莲嬷嬷熬不住了,一股脑地什么都说了,才让萧承绪意外知晓了自己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