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章 有人背锅(2 / 2)大明洪武:朱棣,你做太子不做?首页

果不其然,朱允熥呵呵一笑,道:“黄师好大口气,孤不妨告诉你,此笔乃是皇祖父亲自命名,难道黄师觉得,皇祖父也老眼昏花,会看花眼不成?”

朱允熥毫不介意的扯起虎皮,反正黄子澄不敢去找朱元璋对峙,主打一个狐假虎威。

话音落地,黄子澄面色当时就惨白下来,额头上满是细密的汗珠。

当众质疑皇帝,哪怕是无心,那也是大罪,封建主义的铁拳可不会留情。

黄子澄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干咳一声,拼命找补,道:“殿下误会了,像我这样的普通人,自然是不能识得其中奥妙,唯有皇帝陛下,慧眼识珠,火眼金睛,能够看出这其中奥秘来。

此笔名为洪武笔,现在一听,果真是合适至极。

臣观此笔,有如在寒冷冬日,见到温暖旭日,实在是心中感怀,喜爱不已。”

朱允熥啐了一口:“前据而后恭,思之令人发笑。”

黄子澄有些挂不住脸,但非常克制,找补道:“殿下有话,不如放在桌面上来说。”

“无妨无妨!”

朱允熥也不想把黄子澄得罪的太狠,笑道:“学生是说,黄师高见。”

黄子澄装作没听到,只是欣赏着洪武笔,道:“洪武笔若能推而广之,必定能够引起一次浪潮。”

“黄师竟然如此看好!”

朱允熥顺杆往上爬,“不如黄师上书皇祖父,尽快将洪武笔推行天下!”

“如此甚好。”

朱允炆在一旁点了点头。

“能为天下读书人做些事情,是臣莫大的荣幸。”

黄子澄得了朱允炆的肯定,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就将此事应承下来。

一时间臣主尽欢,仿佛没有隔阂。

朱允熥心中大定,这番绝地翻盘属实不错。

多亏有千度在,否则今日真叫朱允炆看了笑话。

传扬出去,于他的名声定是不好!

……

下午,朱元璋便收到了黄子澄的奏本。

打开一看,是关于在天下推广洪武笔的请求。

朱元璋一挑眉,吩咐道:“将今日上午咱离开之后,大本堂事情的记录拿来。”

皇城之内,只有朱元璋不想知道的事情,绝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很快,太监送来记录本,朱元璋翻开一看,笑了。

“这小子开窍了?今天倒是牙尖嘴利,还知道狐假虎威了。”

“能让黄子澄吃下这亏,倒是有些本事,如此推广洪武笔的骂名,便不在咱身上了。”

朱元璋笑呵呵的批准申请,有人背锅那就是好事。

估计黄子澄当时也没想明白,朱允熥这样做,也是无心之举。

不过这推广的骂名算是和他无关,天下人这么多,什么鸟都有。

有些人因循守旧、固执己见、泥古不化,对这时兴的东西还得骂上几句。

骂皇帝,他们不敢,骂皇子皇孙,也不敢。

锦衣卫不是吃素的,今天骂了明天剥皮,这谁受得了。

但是得给他们一个宣泄情绪的通道!

黄子澄,饱学鸿儒,由他来做这个宣泄通道,最为合适。

“这小子,倒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将奏本放下,还未拿起下一本,就有太监急匆匆进来,跪地道:

“陛下,阳武六百里加急文书,请陛下预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