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章 一家人就该整整齐齐(1 / 2)大明洪武:朱棣,你做太子不做?首页

“老哥,你怎么如此急急忙忙,我们还刚想找你呢。”

朱棣和颜悦色,瞧着有些惊恐不安的陈六,不免疑惑。

按理说来吃饱穿暖了,陈六不该如此惊慌失措,难不成还能发生什么事情?

陈六见到朱棣,不知为何心安不少,急忙将事情一说:“爷,不好了,乡亲们都给县衙抓走了!”

“什么?还有这等事情?”

朱棣眉头一皱,安抚道:“老哥不必着急,慢慢说,慢慢说。”

“昨天下午,修好了破庙漏水的地方之后,俺推着板车,去陈桥镇买东西。

托爷的福,给了俺们银子,俺想着买些米面,自己煮东西吃,总好过每天大白馒头,得省钱呀。

可是等俺从镇子上回来,庙里边乡亲就都不见了。

俺四处问了问,才知道俺走之后不久,就有衙役过来,把破庙围了,人全给抓走了!”

“老哥为什么不连夜进来找我?”

“爷,城门关了,俺就是想进来也没法啊,这不等到城门开了,俺进来找几位爷,客栈老板说是叫人带去县衙了。

俺这才一路找过来,终于在这见到爷了。

爷,您可得给俺们做主啊,俺们都是穷苦百姓,绝对没有犯法的呀。”

陈六说的声泪俱下,直接往地上一跪,不住地哀求。

朱棣伸手搀扶起陈六,“老哥不必着急,你稍等片刻,我马上就去营救乡亲们。”

差人将陈六送下去休息,朱棣叫来马和,吩咐道:“叫本地知县来!”

马和快步走出,一旁坐着的道衍和尚喝了口茶,叹道:“真是荒唐,连灾民都抓,可见这里也是烂透了。”

“哼!这帮赃官,奏本写的冠冕堂皇,实际上一点好事不办,如此胡作非为,百姓焉能不反?”

朱棣冷哼一声,“我看所谓的白莲教妖人作乱,也是这些赃官活生生逼出来的,吃着俸禄,不做人事,实在是可恨!”

“自古以来都是官逼民反,老百姓只有没了活路才会选择聚众造反,河南这些官员所作所为,与胡元无异。”

道衍和尚不无忧虑,“如今天灾人祸一齐发难,如果不能妥善处置,极易激起民变。”

“哼!真要是有民变,我先抓几个贪官上去砍头,也让百姓知道,有人给他们做主。”

朱棣眼中杀机一闪,他本就是马背上调教出来的皇子,自然知道屁话不管用,真正让人害怕的,还得是手中的刀剑。

刀剑架在了脖子上的时候,再怎么嘴硬的贪官,也会吓的屁滚尿流。

“陈桥镇知县唯唯诺诺,应当不是有主见之人,殿下不妨吓他一吓,或许会有意外收获。”

道衍和尚回想起公堂之上曹文常的表现,道:“正好借着此事发难,也叫他难以反应!”

“正好,也试试这货色,老和尚待会儿你在旁边照应,让他吐出些真话来!”

朱棣点了点头,刚好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陈六一来,机会也就来了。

很快,马和走了进来,道:“殿下,陈桥镇知县正在门外等候。”

“叫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