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章 养鱼能手(2 / 2)盛开的紫云英首页

余胜南当上村里“一把手”,给家里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后来余晖在日记中对此有记载,他感受到的最大变化,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门庭若市,乌烟瘴气。

说“门庭若市”,是因为县里、乡里、村里几乎天天有人来——有来检查工作的,有来参观学习的,有来欢度周末的……家中总是人来人往。

说“乌烟瘴气”,是因为来的人聚集在家中,不是抽烟喝酒,就是打牌娱乐,搞得仅有的几间房子里到处喧闹嘈杂、烟熏缭绕。

余晖非常讨厌家中这种“门庭若市、乌烟瘴气”的氛围,每次回来都会旁若无人地躲进自己和弟弟共有的那间卧室不出来,假装在认真学习,其实是在躲避和生闷气。

“农家乐”在全国兴起后,余晖才意识到,其实他们家就是容县最早的“农家乐”之一。

虽然余晖家做“农家乐”的硬件条件实在一般,但架不住这里离县城近,加上胜南夫妇热情周到以及可以白吃白喝白拿的诱惑,乡里、县里的“大官”们都非常喜欢到村里的渔场来,他们下乡检查工作来,陪同上级领导调研来,兄弟单位的人来学习他们领着来,周末还会呼朋唤友、拖家带口的来......每次来都是前呼后拥的一大群人,一待就是一整天。

村里其实有一栋村委会专门用来办公的房子,但早已破旧不堪,根本就没有接待的条件。起初,胜南还可以安排村干部各家轮流接待一下,但这种吃力不讨好、“损私肥公”的事根本没人愿意做,不久后大家也就纷纷找借口推脱不再干了。

“一把手”余胜南只好把接待工作全部安排在了自己家里,这也正中那些县乡干部们的下怀,因为胜南家有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鱼塘——这里不仅风景好,地域开阔,还可以垂钓娱乐,关键还住户稀疏、人迹罕至,他们就来的更勤了。

可由此带来的问题却无法回避,就是村里根本就没钱可用来接待!胜南只好咬牙硬撑,用鱼塘的收入来贴补亏空。这样一年忙到头,胜南夫妇收获的却只是两手空空。持续久了,秀莲终究就受不了,常常会跟胜南抱怨,甚至还为此发生过激烈地争吵。

面对秀莲的指责,胜南自有一套逻辑,他认为“领导们喜欢到家里来,别人还求之不得”,把它当作是自己的一种“本事”。

余胜南夫妇辛苦换来的,仅仅只是那些官员们口头对他“工作能力”的不断肯定和称赞。胜南对这些所谓的“好口碑”似乎着了迷,也为自己在县里面拥有这样的“高端人脉”而沾沾自喜。

秀莲从不在外人面前抹余胜南的面子,每每来人,通情达理的秀莲也总是会快速地收敛起自己的坏情绪,走进灶屋重新收拾锅灶,“开开心心地营业”。

那时农村商品还很不发达,要想买到丰富的菜品简直是天方夜谭。好在胜南家塘里有鱼,垸堤上有自家种的蔬菜。由此,秀莲练就出了一手烧家常菜的好手艺,尤其是各种鱼的做法堪称一绝——剁椒鱼头、鱼头汤、豆干鱼、红烧鱼、酸菜鱼、鱼杂火锅、杂鱼火锅......各种鱼菜花式多样、美味可口。

余晖兄弟和亲朋好友们,至今都非常喜欢吃母亲秀莲用鱼烧制的各种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