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0相约斗法(2 / 2)随风飘荡的落叶首页

点香、插香都是用左手,不用右手,因为左手洁净而且不杀生,是善手。

烧三炷香,插香先插中间一支,再插我们的右手边(也就是神灵的左手边)一支,再插我们的左手边一支。

三支香要插直、插平,每支香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一寸,所谓“插香不过寸,过寸神不信”。具体要求左手持香脚,将香头向下倾斜点燃,同时默念《上香咒》:“常焚心香,得大清净”。如果香着了明火,切记不可用嘴吹灭,而是要用手煽灭,或者微微颤动使明火熄灭。

香插入炉中,第一枝应插在香炉中间,心中默念:志心供养道,当愿众生,常伺天尊,永脱轮回;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志心供养经,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正法;第三支香插在左边,心中默念:志心供养师,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

供品的话以水果、鲜花为佳,除了特殊情况,一般道教的大神都是不供荤的,城隍土地、宅神、龙神等小神可以供荤,上山进庙带些素果就好。

道教有几样水果是不能供的:

李子(太上老君姓李不能供)、石榴(石榴子要通过人的消化道排泄出来才能发芽,有亵渎神灵之意,尤其真武大帝)、梨(分离不吉)、黑枣。

一般供奉苹果、桔子、橙子、葡萄、香蕉、猕猴桃等都很好。任何水果都不能切开供,必须供整个的,如西瓜等体积大不好放,也绝对不能供切开了的,水果数量原则上应供奉奇数个。

鲜花也应注意,有刺的花、桃花等有不良含义的也不能供。

而且由于师父的出身。我们青云观的传承有点偏向于白莲教。师父在道法的使用上是哪个有用,哪个简单就用哪个。结果我们的青云观的道教传承和教义与现在的一贯道有些相似。

用二师兄给我们青云观的总结。就是我们就是穿着道袍的民族主义者或者更像原始的道家,而不是道教。师父对我们的教育就是帮亲不帮理。只要中国的就是好,外国的就一定是不好的。当然,外国的好东西拿到我们的手里学会了,那就是中国的东西。

二师兄问他们练习哪一种道法?小五子要学斩鬼。灵子学怎么做沙冰。从他们两人的选择中也看,也可以看出两个人的性格特点。小五子是对打打杀杀的东西感兴趣。而灵子对能吃的东西兴趣相对更大一些。三天的时间过去了,灵子和小五子这个道术练习的相当认真,结果就还算是纯熟吧?

到了规定斗法的日子。清晨阳光洒在大地上,给万物带来一丝温暖。万家庄的万家堡内,民团们已经完成了训练,他们整齐划一地扛着步槊,迈着坚定的步伐,展现出威武的气势。与此同时,青云观的民团也加入了这支队伍,两百名战士手持步枪,与万家堡的民团一同向万家堡进发。

灵子和小五子坐在一辆马车上,悠然自得。她的双脚穿着芒鞋白袜子,下身则是一条青色的裤子,上身则穿着白色的中衣。身旁放置着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藏青色道袍,它仿佛在等待着什么重要时刻的到来。

而灵子和小五子两个人头上都戴着枣木制成的道冠,发髻从道冠中间的窟窿中伸出,被一根枣木簪子固定住,显得庄重而神秘。

马车上摆放着一张贡桌,上面陈列着几个装满贡果的盘子。贡桌上还摆放着一对烛台,烛光闪烁,映照出庄严的氛围。旁边的一个箱子里装满了各种物品,包括蜡、蜡烛、青铜香炉以及桃木剑等。此外,还有一些姜黄纸绘制而成的符箓,它们承载着特殊的意义。最后,还有几个葫芦,里面装着我即将使用的神秘道具。

灵子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葫芦,轻轻打开盖子,然后偷偷地抿了一小口。葫芦里的液体口感甜美,让灵子感到十分满意。

何灵芝将葫芦放回原处,心中暗自期待着接下来的仪式能够顺利进行。

小五子坐在灵子的旁边和我一样的打扮,他看见灵子在偷喝糖水。

他十分不满地小声警告灵子:“一会儿把糖水喝光了,拿什么表演呢?”

灵子从那个箱子里拎出两个铃铛。不过那个铃铛上面,有一个黑色的小疙瘩。而且灵子手中拿在手里晃荡,那只铃铛也不响。

“看见没有,这叫掌心雷。实在不行,我就表演它。最后那个水系道法我就不演了。”

何灵芝正在和李五石犟嘴吵架。这时,突然间师父的话从前面传过来:“你们两个要是敢把这次道法表演给搞砸了。我就让你们两个背着供桌,围着万家庄跑三圈起。”

两人听后,立刻闭上嘴巴,不敢再争吵。他们知道师父的严厉,如果真的把道法表演搞砸了,后果将不堪设想。

于是,他们开始认真准备,希望能够顺利完成这次道法表演。顿时,精神紧张起来的灵子和小五子像锯了嘴的葫芦,顿时不吱声了。

师父的前面没有回头,只是发了一声哼声作为警告。

在马车旁边跟着走的二师兄这时候发出哈哈哈的笑声。小五子转头对二师兄说:“你们让我们两个上去表演,显然没拿这件事情当回事。还不许我们两个输,你这分明是强人所难。”

二师兄这时伸出手在身边的人划拉了一个圈儿,告诉我们:“我们过去把供桌摆上就已经赢了,你们两个别给师父闹出笑话就行了。”

灵子和小五子对视一眼,心中都明白,这场比试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然而,就在这时,前方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另一队人马也赶到了现场,他们同样带着祭品和乐器,准备参加道法的比试。

两队人马互不相让,气氛变得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