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密探(2 / 2)李娃首页

也不知是好是坏。

反正李娃仅知,当绍兴的赵官家经过深思熟虑,重启“皇城司”的时候,岳家军的“画师”们,平均识字率,已然高达八成了。

拼音的作用功不可没。

同样发挥了拼音功用的,还有临安城里,那家小小的“信聚堂”印坊。

瑞安木活字的几种捡字诗,还有王祯的声韵法和武英殿按《康熙字典》的子、丑、寅、卯十二支名偏旁部首法,李娃一概属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仅仅是听过便忘了的程度,唯有拼音,那真正是搓键盘时,闭着眼睛都错不了的。

活字印刷有了拼音检索,谓之“如虎添翼”毫不夸张。

雕刻进度快不起来,但当常用字雕刻完成,后续进展,陡然间,突飞猛进。

以致翻过新年,三月辛巳,秦桧晚了一个月,却还是运作成了参知政事,李清照第三次来找李娃的时候,对于活字印刷的态度,竟然已经天差地别。

“着实便捷!”性情之人,说话爽利,夸赞起来亦不含糊:“随取随换,易排易改,甚或还能做各种花头和字体。待我拿我那首小词印上几张不同的版来,可别提多有趣极了。”

毕竟是不差钱的主,无需考虑成本。李娃心里头腹诽了一句,面上则自然是啧啧称赞,只夸她想法有趣,必领风潮一遭。

恰巧朱淑真过来拜访,听闻此节,也凑热闹,非要去往那印坊一趟好瞧个真切。

一面走,一面还提议道:“若是可以调了墨色来印,每一张字色皆异,那才叫好呢!”

好甚好?不知道常升调这一点子油性墨多难啊!李娃突地有些担心起来,这两个女人下手没轻没重,败家之祸怕不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