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0章 斯坦福大学(1 / 2)四合院之红尘游历首页

在七月初,周秉昆和许鸿就登上了飞往旧金山的飞机,到了旧金山,直接入住了一家五星级酒店,可把许鸿吓了一跳,她自己带的钱,可不够几天住宿费的。但是对周秉昆总有一种莫名的信任,反正跟着老公,他说咋办就咋办。

在宾馆歇了一天,用酒店电话,给家里报了一下平安,倒了一下时差。周秉昆让许鸿继续在酒店休息,自己独自出去了。周秉昆找了一家拍卖行,直接出售了一颗钻石,售价120万美元。扣了税及一切手续费,到手95万美元。

然后就和许鸿一起找房子,挑了一幢小别墅,以42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仅仅换了床上用品,许鸿就急急忙忙退了酒店,直接入住,她怕花钱啊。

接着买了二辆二手车,花了2万多美元。十天后,二人拿到了美国的驾照。二人开始熟悉路况,熟悉车况,直至许鸿能独自轻松开车外出。

二人开始像蚂蚁搬家一样,把东西一点一点的搬回家里。许鸿显得特别兴奋,这是她第一次亲手建设自己的小家啊,甚至在别墅里,放上了一架钢琴一把吉他,当然都是二手的,没办法,周秉昆总不能从空间把琴拿出来吧。

至于BJ那个小四合院,那全是周秉昆自己搞的。虽然二人是东方人的面孔,但在旧金山,东方人还是很常见的,而二个人的口语,听着感觉就像本地土著。

等别墅的电话开通,许鸿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周秉昆给周秉义打了个电话,留了旧金山的地址和电话号码。最后,给戴维打了个电话。

戴维和乔安娜接到周秉昆的电话,非常高兴,坚持要当导游,带周秉昆夫妇畅游旧金山,结果有点尴尬,周秉昆竟然比他们二个更熟悉旧金山,只能说,周秉昆那是个“神人”。

二个人拍了好多照片,除了在旧金山的一些打卡照,还有很多在家的照片,在前院、后院、卧室、厨房、客厅、琴房等都拍了许鸿的照片,给周秉昆也拍了不少。然后写信,塞入照片,寄回国内,目的就是让家人放心。

这个年代的留学生其实是非常艰难的。第一要过语言关,很多人没有经过语言训练,匆匆忙忙就过来了,生活上、学业上就极不方便。第二要过经济关,这时候哪怕公费留学,经济上也是极为紧张的。如果自费,靠刷盘子赚学费,那就可以让人刷盘子刷到吐。第三要过融入一关,国内刚过来的学生,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极不相同,一下子很难改过来,难以融入当地社会。

而这一切,对周秉昆夫妇来说都不存在,语言关就不用说了,二人一开口,就像本地土著。经济关,那也不存在的,上百万美元,可以让二人的生活过的舒舒服服的,许鸿也不知道周秉昆到底有多少钱,反正老公的钱就是自己的钱。第三关,由于周秉昆的存在,似乎就一点不存在问题,周秉昆在旧金山,好像就在家乡一样,熟门熟路的。

8月份,二人顺利办完入学手续,开始了求学生涯。按说一切顺利,但是周秉昆老觉得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仔细的想想,结果还真想到了,这个世界少了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少了他们二个,自然也就没有了微软公司。

周秉昆就有点动心了,本来周秉昆没有再次创业的想法,但现在的确是动心。

亚当斯,男,41岁,某个计算机公司的前销售主管,公司在IBM和苹果公司二大巨头的冲击下,摇摇晃晃了三年,今年终于顶不住了,开始大规模裁员,不幸的是其中包括自己。关键的是房子、车子都还欠着银行的钱呢。二个儿女还小,光靠妻子的那点工资,顶不了几个月的。

早上亚当斯烦躁的起床,考虑着今天是否需要出去找找工作,没想到接到一家猎头公司的电话,电话中,邀请参加一场面试,有意的话,下午2点参加,并留下了地址。

下午一点半,亚当斯提前到了公司,公司面积还可以,但是乱糟糟的,没有收拾,刚进门,只见一位年轻的东方人站在里面,也在四处打量,亚当斯上前:“嗨,你好!”

“嗨,你好,你是来应聘的吗?”

“是的,我是亚当斯,是来应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