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4章 开始布局,酝酿官铺(2 / 2)再造大汉:从抱紧女皇开始首页

果真是母子一对,都想到一起了。

“母后,朝廷官员的用纸每月由少府提供,但是需要限制,儿臣想了一下,暂定五十张,还请母后定夺。”

刘隆内心里早就有了打算,他先要培养这些官员的习惯。

一旦让他们喜欢上用纸,那么纸张将会被万人追捧。

今后,洛阳城中,一众儒学士子以及富家子弟,将会对纸张趋之若鹜。

他,有这个自信。

邓绥听完之后,脸上升起一抹怪异的笑容,戏说道:

“五十张?我大汉天子竟这么小气......”

“母后......”刘隆抱着邓绥的胳膊撒娇一笑,内心却是开心不已。

邓绥聪慧,她能这样说,很显然已经明白了其意思。

“说说看,你这小脑瓜子又有什么计策了?”

刘隆深吸一口气,将内心里的计划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邓绥。

邓绥也是连连点头,听到不太合适的地方,也为刘隆提出一些建议。

半响之后,刘隆看着邓绥问道:“母后,这便是儿的计划,您觉得是否可行之?”

期待的小眼神,静静凝望着眼前的可人。

邓绥噗嗤一笑,玉手摸了摸刘隆的脑袋,说道:“开办少府官铺......没想到我隆儿还有经商的天赋......我看可行!”

按照刘隆的思路,只要坚定执行下去,朝廷所需要的钱那将会源源不断进来。

在西北和羌人的战事,需要钱粮。

更重要的是,只要推行开来,字典和纸张的传播,必将在这天下十三州掀起一股极大的风潮。

知识被垄断的阻碍,将会出现缺口。

作为君主,邓绥的眼光绝对没有问题。

刘隆一笑,带着甜蜜,亲了一口邓绥。

“隆儿谢过母后,有了您在背后支持,儿的底气更足了。”

“放手去做,有任何需要,就来找母后......”

****

与此同时,蔡伦也已经带着一众宦官,将字典分发到百官手中。

每一位官员,在拿到字典和纸张之时,都是脸带笑意,朝着皇宫揖礼一拜。

此刻,大将军府中。

邓骘正和一众征辟来的儒士坐在殿中饮酒畅谈,好不自在。

就在这时,仆从匆匆走了进来:“老爷,宫中的蔡常侍来了,正在外面候着。”

“蔡伦?”邓骘眉头一动,立刻说道:“快请进来。”

“大将军,听闻昨日宫中少府之中制成了我大汉第一本字典,可是真的?”朱宠坐在其下,揖礼问道。

“仲威说的恐有不对,字典一事是当今天子带领少府做出来的。”一旁的杨震捋了捋胡须,说了一句。

邓骘喝了一口酒,笑着道:“伯起说的对,这都是陛下的主意,现在府上你们用的纸张,都是经过陛下改良过的。”

“我大汉陛下,年纪虽小,但足智多谋,聪慧过人,将来一定大有所为!”杨震点了点头,大加赞赏。

听闻此话,一众儒士也是连连赞同,不断发出感慨之音。

对于杨震,邓骘也是十分尊敬。

此人博览群书,通晓经术,被誉为“关西孔子”,著名的“四知”,也是让杨震名垂天下。

更重要的是,他来自弘农杨氏。

这时候,蔡伦身后跟着两名宦官,走了进来。

“拜见大将军!”

“蔡常侍,你来何事?我与诸位正在饮酒,要不坐下与我们一道。”邓骘笑了笑,示意蔡伦无需多礼。

“大将军,臣今日是奉陛下之命,来为您送上最新的字典以及纸张。”

此话一出,整个殿中,众人的目光都纷纷看向了蔡伦......

——————

【祝大家中秋快乐!】

注1:《后汉书·卷五十四》: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