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是什么东西?”
你怎么这么好奇?
在方便引水的地方,找了一块凹地,拦水筑坝,做了一个池塘。
将葛藤割成一样长短,绑成把,直接扔进去泡着。
春天渐渐往后,光照充足,气温越来越高,池塘没几天就开始散发臭味。
等到葛藤上面的皮和肉都泡烂了,就把池塘里的臭水放干,引活水过两次。
水太臭了,人直接下去捞,李鱼担心把人熏晕了。
这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发生在原始社会的手工业污染事件。
性质虽然很恶劣,但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
李鱼跟云娘借了几个人,把泡烂了的葛藤捞出来,拿到河里去捶打漂洗,洗出来就已经是很干净的葛麻了。
把葛麻晒干,就可以分丝了。
想要得到粗细均匀的麻丝,李鱼觉得,应该做个自动分丝的机器。
可是问题来了,别说自动分丝的机器,什么机器李鱼都不会做。
“我一个理科白痴,工科弱智,要不是面前的石桌是整块石头太重了,我能现场表演掀大石。”
在又一次被强壮的少女拉去抓鱼的时候,李鱼终于有了一个主意。
晚上吃鱼的时候,李鱼收集了一把鱼刺。把鱼刺处切成长短一致,用葛麻把鱼刺捆成一捆,一个类似剑山一样的东西就做好了。
李鱼把它叫做刺山。拿起一根葛麻往上一压,再抽出来,就成了若干均匀的细丝。
“这些细丝都是葛藤里的?”
强壮的少女看到粗壮的葛藤,突然拉了丝,很是好奇。
“你不去抓鱼,你一天跟着我做什么?”
“这么细的丝能用来做什么?”
“是啊,这也是我头痛的事。”
有了麻丝,那需不需要一台纺车来纺线?
纺了线之后,需不需要把线织成麻布?
织出麻布之后,需不需要裁成衣服?
第一步就把人难住了。
不管是手摇纺车,还是织机,对李鱼来说,都是地狱级难度的挑战,完全不适合他这个废宅。
有心想撂挑子,可一看麻丝都做出来了,李鱼觉得放弃了好像又有点可惜。
这该死的责任感和敬业心。
“不过我为什么要想着织布裁衣呢?我的初衷,只是想要得到麻绳呀。”
所以做人千万不能忘记初心。
既然均匀的细丝已经有了,手工搓麻绳想必也能做出好品质。
“来,我教你一个好玩的东西。”
李鱼往地上一坐,现场表演起了手搓麻绳。
把两根麻丝放在腿上,把手按上去,然后往前一搓,麻丝就扭紧了,松手,两股麻丝就自动纠缠在了一起。
不断重复动作,麻绳越来越长。很快,一根两股的麻绳,就做好了。
“嘿,还挺好玩的,让我也试一下。”
既然有意思,那这事情就可以干下去。
“看来是时候给巫月部落的人,创造一个新的就业岗位了。”
搓麻绳其实没有啥技术含量,主打一个熟能生巧。
哪怕是上了年纪的女人也能轻松驾驭,不说多了,一个人一天搓五十根不成问题。
就算它一根两米长,那也有一百米了。
在没有自动搓麻绳机器的情况下,手搓麻绳也有不少方便,可以想搓多长就可以搓多长,想搓几股就搓几股。
搓麻绳立即成了一门新兴手艺,吸引了巫月部落里很多大人小孩子。
劳动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道理放原始社会也是一样。
很多人刚搓的时候,松紧还不能熟练掌握,搓了几根之后,一根细密紧实的两股麻绳就出现了,完全可以穿过针孔。
有了两股的麻绳,那么四股六股乃至八股,以及更粗的绳子也就不成问题了。
李鱼就发现有一个叫采的女人,搓麻绳特别厉害。
她坐在一块石头上,双腿叉开,利落地将八根麻丝放在腿上,手掌贴着大腿肉一搓,瞬间合成一线,当真是心灵手巧。
这很可能不是她的上限,随着技巧越来越熟练,李鱼一点也不担心她能搓几股麻绳,只担心她会不会把某些地方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