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重生?信王?(2 / 2)重生之吾乃崇祯首页

“现在最重要的是掌握军权,恢复厂卫,甚至还要加强。”

在杨三军看来,大明首先就是要整顿京师的牛鬼蛇神,要先迈出改革的第一步,首先就是要扶持自己的势力,掌握忠于自己的强军,不杀个血流成河,不足以震摄天下。

而张维贤,就是他要实现这些目标的支柱点,必须要保证京营不能像后世一样贪腐、吃空饷、占役,必须要全力支持张维贤。

朱由检起身站在窗口朝着乾清宫的方向看去,并询问一边的小太监:“今日宫中可有趣事发生。”

“回殿下,今日宫中并无事情,只是听说宫中传来消息,皇上自落水以后,身体便一日不如一日。”一旁的小太监恭身回到。

距离登基为帝只有一个月时间,而他刚好利用这段时间安排自己即将登基后打事情。

朱由检拿出一个自己制作的木箱,打开箱盖后里面呈现三格样式。左格放着科技之类册子,诸如:沼气炼钢法、平炉炼钢法、水力机床、蒸汽机床、酸碱土法制作等等。

中格放着治国方面之类册子,诸如:严治腐败、如何分化东林党、让百家进入朝堂等等。

右格放着军事改革之类册子,诸如:严惩将领贪污腐化、淘汰老弱病残、吃空饷、占役、军事训练,加强军纪等等。这写册子是他凭借后世知识所自己写的。

自己不停的写写画画,自己距离登极称帝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完成登极礼仪的朱由检,顾不得疲劳,换上丧服便回到了仁智殿。

灯火通明的仁智殿内,檀香缭绕,僧道唱喏,钟鼓齐响。朱由校的梓宫停放放在大殿中,朱由校的张皇后、妃、嫔等宫眷身着素服,在梓宫前致奠哭泣。

朱由检致奠完毕,向张皇后安慰一番后,张皇后恭贺新帝登极,张皇后劝到:“大明延续至今,望陛下保重龙体,今夜守灵就由臣妾来做。”

按照礼制第一日守灵由继位新君,崇祯拗不过张皇后劝说,崇祯告诉张皇后今晚在偏殿休息。

崇祯皇帝走进偏殿,想到刚登极,天启七年到崇祯二年这段时间,不管从政治角度还是从军事角度上来看,都要比崇祯三年以后的环境要好。

崇祯吩咐身边的王承恩道:“王伴伴,去正殿把王体乾叫来,朕有事要询问,”

崇祯想到大明结局,唯有先下手为强,以强硬、狠辣手段去改变历史走向,保住性命。

从后世那些小说上来看,大明后期皇帝圣旨不如内阁、六部的公文好使,文官势力严重制约了皇权。

地方上有奢、安之乱,一直持续到崇祯二年;北方有科尔沁部落不臣之心,东北方向有蛮族野猪皮攻城略地。

全国卫所大都训练松弛,贪腐、吃空饷等,至于地方上还有一些良臣猛将,比如:四川秦良玉、卢象升、孙传庭。只要给予信任,应才委以重任。至少国运延续数十年。

虽然厂卫手段狠辣,打压东林党功不可没,可别忘了,魏忠贤提督东厂时,私设净军,规模约四万多人,光凭这条罪就可以诛灭九族。当李自成打进北京城时候,净军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化作鸟兽散,一点战斗力都没有。

史上魏忠贤死得也挺惨的。把势力都伸道了内阁、六部,甚至卫所,但是魏阉需得狠狠的敲打一翻,免得得意忘形,让其知道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调教好了也是一把不错的刀子。

刚登上帝位的时候,厂卫还没有被废掉,明末厂卫再腐烂,还有着应有的震慑力与侦缉能力。

史上,崇祯十七年时,闯军打进北京城时,除了有骨气的大臣、太监战死,东林嘴炮就“跪迎王师”。闯王筹集粮饷时东林党一个个如丧考妣,在夹棍下光白银三千多万两,后世评论京官比皇帝还富有。

趁着这个时间点,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把内廷的太监体系完善起来。一些需要调整的位置,必须要尽快。

等王体乾入偏殿参见后,崇祯询问了一些历代先帝新登极位后惯例,王体乾回道:”新帝第一次上大朝会,按照惯例,陛下应该颁布诏书大赦天下、免赋税,以示恩典;也可以下诏书开取恩科、武举,制诰、赦命百官。”

崇祯皇帝听后心里有底,令王体乾坤站立一旁,等候吩咐,崇祯吩咐王承恩道:“王伴伴,备御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