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侯:“平身。”
几人应声站了起来。
魏忠贤心中清楚皇帝召他及几位尚书前来,肯定是有什么旨意要下。
崇祯皇帝冷冽道:“朕问你,当今大明,是姓朱,还是姓魏?”
魏忠贤看见仁智殿内守卫的军士及英国公,知道今天要遭了!
魏忠贤慌恐跪下请罪:“陛下,这天下当然是皇上的,就算陛下让臣去死,臣也绝无怨言。”
崇祯喝口茶道:“田尔耕,朕还是信王时,就听闻你这个锦衣卫代指挥使,跟魏忠贤走得如此近,需仰仗魏忠贤,才坐上锦衣卫代指挥使这个位子?莫非东厂与锦衣卫要行唐朝之事?这锦衣卫,到底是朕的天子亲军,还是他魏忠贤亲军?”
田尔耕跪下磕头,道:锦衣卫,当然是陛下的亲军,若陛下想抓谁,臣就抓谁。”
朱由检对魏忠贤道:“魏忠贤,你可知罪?“
魏忠贤惶恐不安的跪下,磕头如捣蒜般,顾不上额头上鲜血直流道:“奴婢不知,还请陛下明示”
崇祯见到魏忠贤惨状,面瘫道:“皇兄在位时,向皇兄谏言收取矿税、商税,此计固然不错,然而大明富商却把税收转嫁给贫苦百姓身上,贫苦百姓不知真相,以致生怨,抱怨朝廷,其罪一也;
尔执掌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时,大肆打击东林党,虽然效果不错,然而读书人源源不断,可杀得绝?堵不如疏,一味打击却不懂分而化之,只有自己人对付自己,才是上上策,其罪二也;
其三:蒙蔽皇兄,私自招募、训练净军。
还未等魏忠贤开口说话,崇祯接着又道:“魏爱卿把东林点将录交出来吧。”只见魏忠贤从袖中掏出一本书,递给王承恩在检查一番,确认无误后呈给崇祯,崇祯随意翻看几页就扔在一边。
崇祯拿起盏杯喝了一口龙井茶,厉声道:“传旨:夺魏忠贤提督东厂职务,把魏忠贤关押北镇抚司。
北镇抚司由此次营国公所率士兵暂代管,可若无朕旨意,凡是探监、靠近者,斩!”
“崔爱卿!
“臣,在!”;
崔爱卿,因攀附魏忠贤,官至兵部尚书,左都御史?朕可有冤枉?
传朕口喻:即日,黜崔呈秀左都御史之职,留任观察,崔呈秀看到魏忠贤打入大牢,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完了,什么都完了,颤颤巍巍的领旨道:臣,遵旨。
“李爱卿,不知有何功绩官至左副都御史?”
”吴爱卿,一年六迁,官至工部尚书?”
“好大的功劳!”崇祯冷冽道:免罢免二人一切职务,同魏忠贤打入北镇抚司,。”至于田吉、倪文焕等五虎五彪都被免除职务,打入北镇抚司,享受单间待遇。
崇祯看着田尔耕道:“田爱卿!朕对你很失望!朕的锦衣卫代掌指挥使、天子亲军需要攀附魏阉?”
田尔耕直接趴在了地上请罪,等着崇祯的处置,崇祯接着道:“朕给你赎罪的机会,朕要的锦衣卫,不是东厂的锦衣卫;朕今日就交待你去办差事。若是办得好了,擢升为锦衣卫指挥使,若是办砸了,朕便换人来做,你可懂了?
其一搜集证据:“朕只给你一个月的时间,朕要知道内阁学士,以及在京京官各自的身家。朕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什么手段,把这事儿给朕办明白。
其二整顿锦衣卫:吃空饷、通风报信者,改抓的抓、改杀的杀,让其知道主人是谁?
其三整顿军纪:严查锦衣卫军纪,凡是残害他人、鱼肉、剥削百姓、扰民、侵占田产者一律抄家处斩!所得押往内帑。每月必须不定期,明或暗进行排查”。
其四:增加全国锦衣卫监控点,特别是偏远山区。
其五:整顿后重新登记造册。
后世野猪皮修订的明史,记载阉党祸国殃民,可信度不高,也有借鉴之处。
田尔耕心下叫苦,知道崇祯这下子不知道会扔个多大的锅让他背着,只是也不敢说些什么。
田尔耕闻言既惊且喜,惊的是怕皇帝真找人来替自己做,因为那意味着自己离死不远,喜的是不光能活下去,而且在人前,他可就是正牌锦衣卫指挥使。念及于此,田尔耕慌不迭地跪下表态:“臣必为万岁效死力,万死不辞!”
处理好魏忠贤及其党羽,快过戌时人困得不行,为了以后事情不得不打起精神,着手任命内廷。
崇对英国公褒奖道:国公,今日众将士忠勇可嘉,国公能否割舍?“
英国公听见崇祯所说,心里感到滴血,无奈道:“圣命难违,臣岂敢有异”
“传旨:此次参与将士一律升官一级,每人赏银白两,编入御马监、独立成营”
崇祯见天色已晚,看着老态龙钟的英国公,史上记载死于崇祯二年,怕英国公劳碌嗝屁,亲自送出偏殿,令其回家休息。
要想整顿内廷,先得了解,于是问起王体乾;“王体乾,咱大明内廷有哪些行署机构?时间不早了,简单说一下。”
王体乾担任司礼监掌印几年,对内廷最熟悉不过了,王体乾对新帝处置魏忠贤感到惶恐不安,自己也做了不少违法乱纪的事,害怕受到清算,崇祯看着王体乾样子,安慰道:“王体乾,执掌司礼监掌印,服侍皇兄多年,多少有点功劳,放心,朕不会清算你,跟朕讲讲内廷。”
王体乾定心下来讲道:“奴婢,遵旨!”
崇祯灵魂来自后世,对大明内廷机构不太了解,崇祯通过王体乾讲解,知道内廷有十二监、八局、四司,它们统称二十四监;除了二十四监外,还有编外机构如:各库、房、门、厂及京内外提督监管机构。
既然崇祯朝需要‘魏阉’,是需要忠诚的太监来延展的,但不需要失控的太监。那就好好把内廷十二监的框架调整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