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机械首脑(2 / 2)堕罪首页

.......

在正式介绍这个东西的时候,我们要先提出一个概念。

就是“巨大化人形作战兵器。”

尽管这个时代的科技已经非常发达,但“巨大人形战斗机器人”这种东西仍然是只存在于文学或影视作品里的设定。

没有国家去开发这种兵器的原因也很简单:其一,能源问题;其二,实用性。

能源这块,主要难点在于动力装置的微型化。

既然你造了一个人形作战单位,那肯定得保证它在行动时有着接近人类的运动性能,否则就没有意义了;但假如动力装置占的空间太大,那么这个能源应该放在那里比较好呢,像某部电影里那种直接把反应堆放在胸前的,那就是直接的靶子,你猜猜是被称为“坦克开罐器”的强击机的导弹和机炮快还是你的防护快?同样,放在背后的话,还不如放在胸前,起码在被火力袭击的时候还能用手臂挡一下。

嗯,对,我说的是环太平洋而不是斯塔克.....

可惜,以这个时代的技术,唯一能满足这种微型化条件的动力源就是“核能”;让一个可以长距离移动的作战单位搭载这种动力自是不妥的,航母和潜艇也就算了,陆上兵器揣着个核反应堆到处跑的风险难以预估……一旦被打爆,那就是一场核爆,估计只有天启帝国会尝试“核动力坦克”这种东西。当然,最后天启帝国还是没有把这个玄之又玄的玩意真的搬到军工产业链里来,所以,在新能源或者更新的微型化技术出现前,这个问题怕是无法解决了,至少在斯塔克发明出“方舟反应炉”这种只有一个巴掌大的反应炉之前,内燃机和电池肯定不会作为动力源。

你说插电线?且不说你能造得出多长的电线,你的敌人看到电线后直接把它拔了或者打断不就完了?你以为人家是弱智吗?

当然,关于巨大机甲,能源还只是次要的问题,实用性才是主要问题。

你开发一种兵器出来,自然是要用的,那么……什么样的战争非得要巨大的人形战斗机甲去打呢?

答案是,没有那种战争。

为了更快对撕开肉体,诞生了刀剑,为了防止刀剑伤到自己,产生了盾牌和护甲。

弓箭,弩,投石机和城墙,然后是火铳,火炮,子弹和防弹衣,坦克....所有的作战兵器都是以“实用”为基础的,虽然,其中也不乏一些笑话般的兵器。

现代的人类战争,是双方围绕着彼此战略目标以及军事设施展开的攻防,以消灭或占领为最终目的。

如果你要进攻某个设施或单位,最好方法就是用导弹、用火炮和狙击手去远程搞定它,而不是派一个巨大的机甲过去将其砍爆。

如果你要防御敌人的进攻,最好的方法是张开弹幕用近防炮拦截和用动能护盾来抵消对方的远程攻击,同时自己也发射一些导弹和远程火力对敌方的导弹发射井或者火炮展开反击,而不是派一个巨大机器人穿过枪林弹雨过去反打。

如果你要占领一个地区或设施,最好的方法是在轰炸过后派地面武装部队进行搜索和压制,让部队用手榴弹,燃烧瓶,坦克炮和重机枪去杀伤或者俘虏,而不是让机甲过去掀掉建筑的屋顶、用比水泥管还粗的炮管指着俘虏们的头让他们举手投降。

简而言之,现代战争中根本没有那种“必须由巨大机甲来完成的任务”,而巨大机甲可以完成的所有任务,都可以由其他的作战单位来完成、且后者的效率更高。

若一定要找出一件事是只有巨大机器人能做的,那恐怕就是“近战打击”了,但又有什么样的敌人非得用卡车头那么大的拳头、列车那么长的装甲刀去对付呢,哥斯拉吗?

然而,就算是去打哥斯拉,同样是用传统的战争兵器更有效。

如果一头巨兽如果连机器人的拳头都躲不过,那肯定也躲不过导弹,那我为什么不直接用导弹去轰它?难道导弹爆炸时所产生的破坏力还不如一块以一定速度前进的大铁墩子?

说到底.…“用巨型机甲而不是导弹去打怪兽”这个逻辑,基本等同于--“我想杀死一头犀牛,但我觉得用火箭筒不如用大铁锤”。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马上,就要出现“但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