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施粥的热情也在消退。
如今,暴雨连续下了十几天,城里的粮价一涨再涨,世家中就有不少不想给流民施粥了。
世家的粥棚缩减规模的缩减规模,撤销的撤销,不过总体还能勉强维持。
但今天,所有世家像商量好一样,同时撤去了粥棚。
官府询问缘由,这些世家大族便说家中有事,人手捉襟见肘,暂时撤掉粥棚。
陈志闻言脸色依旧平淡,问道:“流民情况现在如何?”
张胜道:“官府今天增设了一些粥棚,流民暂时没出什么大乱子,但小摩擦总是有的。”
“密切关注城外流民,再有消息,立刻通知我。”
“是,大人。”
陈志看着张胜离去的背影,脸上沉着如水。
对方既然出招了,肯定就不会虎头蛇尾,肯定还有后手,只是不知道究竟是什么。
上午,陈志就在班房中看卷宗。
其他捕快也都知道了城里粮铺全部开门的消息,顿时都松了口气。
对于城外的流民,他们没怎么放在心上。
在大多数捕头看来,流民都不算临江城的百姓。
平时养着也就养着,如今临江城自己都面临危难,舍弃了也就舍弃了,并没有心理负担。
只有几名与陈志关系密切的捕快,知道陈志特别关心流民的生死。
陈志心静如水,看完卷宗,吃了午饭,然后便在班房里练气。
一直到快散衙的时候,张胜传来了急报。
陈志看着气喘吁吁的张胜,拍了拍他后背,淡淡地道:“慢慢说。”
“大人,出事了。今天粥棚比往日少,流民们争抢的厉害,当时就起了不少摩擦,不过都被巡逻的捕快压了下去。”
张胜脸色难看地道:“当粥棚收了后,流民也多次大打出手,摩擦越来越大。如今流民中两个大帮派斗争锋相对,一个不好,恐怕就会血流成河。”
陈志问道:“方浩铭可有出面制止?”
张胜轻轻摇头道:“未曾见到。”
陈志略微沉吟。
流民中的这些帮派,乃是上一任南城总捕季守义放任形成,而归根结底却是方家在背后掌控着。
如今这样的局势,方浩铭竟然没现身。
是他已经不在临江城,还是这件事背后本来就有方浩铭的影子?
陈志没再多想,这火终究是要他去灭。
至于其中到底有没有什么阴谋,他去亲眼看看就知道了。
“走吧,随我出城。”
陈志从座椅上站了起来,走出了班房。
到了府衙门口,陈志穿上差役递上来的蓑衣,一步跨上马,挥鞭向南城门而去。
他身后,张胜紧紧跟随。
此时已经傍晚,又是雨天,天色显得格外阴沉。
街道上并无多少行人,马蹄飞踏,也不怕溅起泥水淋到人。
到了城门口,于中彬没有在此处。
陈志也没停,按照张胜指的方向奔驰而去。
按照张胜所说,那两伙流民此时正聚集在南城门外往东六七里外的一个小山谷中。
陈志一听这个地点,便想起这是他曾经出城见方浩铭的地方。
他甩了一下马鞭,向东狂奔而去。
在陈志过去后,城门不远处的小茶棚里。
一名戴着斗笠,身穿粗布衣服的青年缓缓抬起头,望着陈志离开的背影,嘴角勾起一丝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