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民俗(1 / 2)都市文化奇谭首页

整个丧礼的费用预算为两百万,其中王安仁的策划费、咨询费和项目主导人工资合计十万。费用从肥狗遗产中扣除。

韩律师根据肥狗的遗愿,给丧礼下达了一个指标,如果丧礼直播的观看人数达到一百万,则认同枫林街道完成了肥狗的遗愿。

李主任与其讨价还价,最终指标定为直播观看人数达四十万,后续视频观看人数全网达一百万。

这个要求其实不低了,李主任与王安仁都是很有点压力的。

当晚,枫林街道官网就挂上了通知:《关于吴地丧葬习俗复刻表演,弘扬夏国民俗文化》的通知。

文章还说明了慈善人事肥狗,通过遗嘱要求街道推广研究吴地民俗文化,同时助力枫林街道教育、心理健康、家庭关系事业一事。

当然,这样的官方通告王安仁敢打赌,除街道办和他及韩律师之外,没有一个人会看到。

但出现在各大平台的各类文案却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一首从旧时期流传下来的《囍》,阴间的音乐,诡异的舞蹈,加上文字旁白:“自古以来,民间自有冥婚习俗,它体现了旧时期早年间的社会伦理关系,丧葬,关乎人生命尽头的最后尊严……”

这一段与现在网络主流风格完全迥异的视频,倒是吸引了不少猎奇和确实对民俗感兴趣的网友,几天后,这段视频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传播。

时间过得很快,一周的时间过去了,为了那十万块钱,暂时落魄的王安仁算是全情投入。

先是指着葛璐怡找人扮演丧事中出场的人员,需要百多人。

葛璐怡开始听到的时候眼睛都瞪大了。

王安仁掰着手指头给他算,孝子两名,主要演员,全程参与,报丧陪同人员两名,哭灵女眷四人,这是往少了算的。

鼓手(吹唢呐者)和军乐队共计八人,做法事的道士六人,卖糖人和写对联花圈者各一人,帐房两人,收人情,厨师两人,帮工两人(真要做羹饭给参与的演员们吃的)。

晚上陪演群演十人(白天换班休息),邻居五十人(人少了没法烘托气氛),各类亲戚长辈二十人,尽量把传统中重要的亲戚关系呈现出来。

还有不用全程参演的,如扎库者二人等,这么算下来,百人还真不算多。

葛璐怡默认了,和李主任说了一下,就开始在社区找人,一些重要角色,需要一点演技的,还请了十八线的小演员和做过角色扮演的网红。

至于气氛烘托组,全在社区里找,李主任的话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枫林街道拿低保的人可不少,增加就业是李主任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不过招人比王安仁想像中容易的多,本来他认为像孝子这样的角色,他认为这个角色对普通人来说演起来别扭,难招人,没想到感兴趣的却不少,葛璐怡还过了把选角的瘾。

王安仁是最忙的那位,他先在网上下单用到的各类物品,现在已经没有了的物品,还要画出图样,在线找人专门定制。

其实整个仪式中用到的大部分东西都是要定制的,如糖摊子,几十张的木制方桌,火盆、算盘、孝子贤孙的贤衣,及那个年代群众的普通衣服等。

倒是与宗教共用的物品网上卖的不少,如香烛、纸钱、对联(白色)等。

准备这些物品,连李主任都被拉进来,带着一票街道办的人干得热火朝天。

王安仁暗地窃笑,要是在旧时期,李主任这么带头复刻丧葬礼仪,不得被一撸到底,还得背个处分。

工作最繁重的是培训角色,那些吹鼓手和军乐队,他们本来就有艺在身,找了几首传统曲目让他们练着就行。

道士嘛,不知李主任那来的神通,竟然请来了会走罡步的注册道士,这一人群在夏国都快绝迹了,王安仁对李主任的人脉是很佩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