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八。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身为家中的长子,贴门画和对联的任务就落在了王恺的头上。
一大早吃过饭,王晴就在那自己鼓捣着放摔炮,放炸鞭,自己玩的不亦乐乎。
搁到以前,这兄妹俩是需要跟在别人屁股后面看着别人玩的。
母亲早早打好了浆糊,把最后一个集市买的对联门神取出来,旧的撕个干净烧掉,嘴里还念叨着什么。
搬来长凳子,吆喝着王晴帮忙:
“快过来给你哥扶着!”
一切就绪,先贴帘子,再贴门神,后贴对联,屋里的房间也给贴上福字,一正一反。
后院屋子里的粮仓上面贴上五谷丰登,猪圈贴上六畜兴旺。
半个小时,总算完成。
“晴,先别玩了,你烧锅。”
“恺,今天咱们炸油条啥的,你帮妈弄哈。”
去年他们家并没有机会炸制这些东西。
王晴倒是听话的很,没有反驳,只是头一歪,直接跟王恺撒娇:
“哥,我要吃糖糕,我还要吃脆脆的芝麻叶,对了,还有糖豆,炸红薯。”
“吸溜!”
说着说着,这丫头自己都说不下去了,大眼睛一眨一眨,眼珠子里面冒了点点闪光。
“好好好,都给你做。”
母亲接过话头,对于自己的孩子,能力允许的情况下,从来不会让孩子的愿望落空。
就跟曾经那年兄妹两个实在是馋了,然后冬天村子里起鱼,这是几家富裕的兑的鱼苗,养在村子中央的池塘里。
等他们拉过了几遍网之后,剩下的就等于让给乡亲们了,虽然剩的很少。
也是王恺运气比较好,在别人踏过的泥巴窝里,捞出来一条两斤多重的大鲢鱼。
家里那个时候调料只有盐和油,王恺硬是让母亲按照书上的样子,做所谓的西湖醋鱼。
母亲找邻居借来了醋,煮好之后倒了进去,又咸又腥又酸。
“哥,愣着干啥呢!”
王晴把发呆的他拉了回来,她有些迫不及待吃到自己想吃的炸制品。
年货里面买了十三香,买了白砂糖,买了蜂蜜,买了各种调料。
今年的炸年货,一定会很香很甜。
一家人忙活了半天,终于,金黄酥脆的各种炸制品,堆满了簸箕。
这是王恺有记忆以来,堆得最满的一次。
“嘎吱嘎吱。”
王晴像个小老鼠一般,站在那,嘴里没有停过。
“慢点,死丫头。”
母亲担心她吃坏了肚子,想拦着,却又觉得亏欠了孩子,收回了赏赐糖栗子的手。
倒是王恺没有那种顾虑,直接伸手轻轻扯过来她的耳朵:
“妈让你先别吃了,你还吃不吃肘子了?”
果然,还是肉看起来比较好吃一些。
王晴咽完最后一口糖糕,疯狂点头:
“吃。”
母亲笑了,不再搭理这小机灵鬼。
中午的饭,就吃了些这些现炸的糕点啥的,喝几口茶水,就算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