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气得直跳脚,但还是被玄德给喝止了。
赵云领了三千精兵,直奔桂阳而去。
桂阳太守赵范一听刘备大军来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手下的陈应、鲍隆两个猎户出身的校尉却主动请缨出战,说他们一个会使飞叉,一个能射双虎,厉害得很。
但赵范心里清楚,刘备、孔明、关张赵都不是好惹的,尤其是赵云,在长坂坡那是出了名的勇猛。他想了想,还是决定先求和,实在不行再打。
可陈应不信邪,非要出去试试。赵范拗不过他,只好让他去了。心里却暗暗祈祷:“但愿别出什么岔子才好。”
赵范实在是没办法,只好点头答应。陈应带着三千人马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城迎战,远远就看见赵云率领大军杀到。陈应立马摆开架势,飞身上马,手握飞叉就冲了出去。赵云也不含糊,挺枪跃马,对着陈应就是一顿输出:“我家主公刘玄德,那可是刘景升的亲弟弟,现在辅佐公子刘琦治理荆州,我们这是来安抚百姓的,你小子哪来的勇气跟我们对着干!”
陈应一听,回嘴就骂:“我们只认曹丞相,刘备?哼,靠边站!”
赵云一听这话,火冒三丈,直接策马冲上去,和陈应战在一起。几个回合下来,陈应明显不是对手,掉头就跑。赵云哪会放过他,紧追不舍。陈应一看赵云快追上来了,情急之下扔出飞叉,结果被赵云轻松接住,反手就扔了回去。陈应慌忙躲闪,但已经晚了,赵云一马当先,把他活捉了回来,往地上一扔,命令士兵绑了带回营地。陈应的手下见状,四散而逃。
赵云回到营地,对着陈应一顿训斥:“就你这水平还想跟我斗?今天我不杀你,放你回去告诉赵范,让他早点投降!”
陈应连连求饶,灰溜溜地跑回城里,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赵范。赵范一听,也是无奈:“我本来就想投降,你非要去打,这下好了吧。”说完,就把陈应骂了一顿,然后自己带着印绶,带着几个随从出城投降了。
赵云亲自出营迎接,对赵范那是以礼相待,还摆酒设宴。几杯酒下肚,赵范就开始套近乎了:“将军您也姓赵,我也姓赵,说不定五百年前咱们还是一家呢。而且咱们还是同乡,都是真定人。要是您不嫌弃,咱们结拜成兄弟咋样?”
赵云一听,高兴得不得了,两人一问年龄,嘿,还是同年!只不过赵云比赵范大四个月,于是赵范就拜赵云为兄。这同姓、同乡、同年的缘分,让两人那是相见恨晚啊。
酒足饭饱之后,赵范就回家了。第二天,他又请赵云进城安抚百姓。赵云让士兵们留在外面,自己只带了五十个骑兵进城。老百姓们一看赵云来了,那是夹道欢迎啊,手里都拿着香。赵云安抚完百姓后,赵范又邀请他到府里喝酒。
酒喝到一半,赵范又拉着赵云往后堂走,说是要换个地方继续喝。赵云被灌得有点微醺了,这时赵范突然请出一位妇人,给赵云敬酒。赵云一看这妇人,穿着素衣,长得那叫一个倾国倾城,就问赵范:“这位是?”
赵范笑着说:“这是我嫂子樊氏。”
赵云一听,立马端正态度,恭敬起来。樊氏敬完酒后,赵范就让她坐下。赵云连忙推辞。樊氏回到后堂后,赵云就对赵范说:“贤弟啊,你怎么能让你嫂子来给我敬酒呢?”
赵范嘿嘿一笑,说:“这里面有个原因,希望兄长不要拒绝。我兄长去世已经三年了,嫂子一直守寡也不是个事。我经常劝她改嫁,她说要找到符合三个条件的人才肯嫁:一要文武双全,名扬天下;二要相貌堂堂,气质出众;三要和我兄长同姓。你说这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但兄长您看啊,您文武双全,名震四海,又和我兄长同姓,这不就正好吗?如果您不嫌弃我嫂子的话,我愿意陪嫁资财,把嫂子嫁给您,咱们两家结个亲家如何?”
赵云一听这话,脸色大变,猛地站起来,大声说道:“我们既然已经结拜为兄弟,你的嫂子就是我的嫂子,怎么能做出这种违背人伦的事情来!”
赵范一听,满脸羞愧,辩解道:“我这是好意啊,你怎么能这么无礼!”说完,还偷偷给手下使眼色,想要对赵云不利。但赵云早就察觉到了,一拳就把赵范打倒在地,然后冲出府门,上马就走了。
赵范一看赵云跑了,急忙叫来陈应和鲍隆商量对策。陈应一拍大腿:“这小子发火了,咱们只能跟他拼了!”
赵范实在是没办法,只好点头答应。
陈应带着三千人马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城迎战,远远就看见赵云率领大军杀到。
陈应立马摆开架势,飞身上马,手握飞叉就冲了出去。
赵云也不含糊,挺枪跃马,对着陈应就是一顿输出:“我家主公刘玄德,那可是刘景升的亲弟弟,现在辅佐公子刘琦治理荆州,我们这是来安抚百姓的,你小子哪来的勇气跟我们对着干!”
陈应一听,回嘴就骂:“我们只认曹丞相,刘备?哼,靠边站!”
赵云一听这话,火冒三丈,直接策马冲上去,和陈应战在一起。几个回合下来,陈应明显不是对手,掉头就跑。
赵云哪会放过他,紧追不舍。
陈应一看赵云快追上来了,情急之下扔出飞叉,结果被赵云轻松接住,反手就扔了回去。
陈应慌忙躲闪,但已经晚了,赵云一马当先,把他活捉了回来,往地上一扔,命令士兵绑了带回营地。陈应的手下见状,四散而逃。
赵云回到营地,对着陈应一顿训斥:“就你这水平还想跟我斗?今天我不杀你,放你回去告诉赵范,让他早点投降!”
陈应连连求饶,灰溜溜地跑回城里,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赵范。
赵范一听,也是无奈:“我本来就想投降,你非要去打,这下好了吧。”说完,就把陈应骂了一顿,然后自己带着印绶,带着几个随从出城投降了。
赵云亲自出营迎接,对赵范那是以礼相待,还摆酒设宴。几杯酒下肚,赵范就开始套近乎了:“将军您也姓赵,我也姓赵,说不定五百年前咱们还是一家呢。而且咱们还是同乡,都是真定人。要是您不嫌弃,咱们结拜成兄弟咋样?”
赵云一听,高兴得不得了,两人一问年龄,嘿,还是同年!只不过赵云比赵范大四个月,于是赵范就拜赵云为兄。
这同姓、同乡、同年的缘分,让两人那是相见恨晚啊。
酒足饭饱之后,赵范就回家了。
第二天,他又请赵云进城安抚百姓。
赵云让士兵们留在外面,自己只带了五十个骑兵进城。
老百姓们一看赵云来了,那是夹道欢迎啊,手里都拿着香。
赵云安抚完百姓后,赵范又邀请他到府里喝酒。
酒喝到一半,赵范又拉着赵云往后堂走,说是要换个地方继续喝。
赵云被灌得有点微醺了,这时赵范突然请出一位妇人,给赵云敬酒。
赵云一看这妇人,穿着素衣,长得那叫一个倾国倾城,就问赵范:“这位是?”
赵范笑着说:“这是我嫂子樊氏。”
赵云一听,立马端正态度,恭敬起来。
樊氏敬完酒后,赵范就让她坐下。
赵云连忙推辞。樊氏回到后堂后,赵云就对赵范说:“贤弟啊,你怎么能让你嫂子来给我敬酒呢?”
赵范嘿嘿一笑,说:“这里面有个原因,希望兄长不要拒绝。我兄长去世已经三年了,嫂子一直守寡也不是个事。我经常劝她改嫁,她说要找到符合三个条件的人才肯嫁:一要文武双全,名扬天下;二要相貌堂堂,气质出众;三要和我兄长同姓。你说这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但兄长您看啊,您文武双全,名震四海,又和我兄长同姓,这不就正好吗?如果您不嫌弃我嫂子的话,我愿意陪嫁资财,把嫂子嫁给您,咱们两家结个亲家如何?”
赵云一听这话,脸色大变,猛地站起来,大声说道:“我们既然已经结拜为兄弟,你的嫂子就是我的嫂子,怎么能做出这种违背人伦的事情来!”
赵范一听,满脸羞愧,辩解道:“我这是好意啊,你怎么能这么无礼!”说完,还偷偷给手下使眼色,想要对赵云不利。
但赵云早就察觉到了,一拳就把赵范打倒在地,然后冲出府门,上马就走了。
赵范一看赵云跑了,急忙叫来陈应和鲍隆商量对策。
陈应一拍大腿:“这小子发火了,咱们只能跟他拼了!”
范犹豫着说:“就怕咱们干不过他赵云啊。”
鲍隆一拍胸脯:“咱俩假装投降,混进他军营里,太守你趁机带兵来挑战,咱俩就在阵上直接把他给擒了!”
陈应点头:“对,但得带些人马壮壮声势。”
鲍隆摆手:“五百骑兵足够了,多了反而引人注目。”
当夜,两人领着五百军士直奔赵云营地,喊着要投降。
赵云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他们玩的是啥把戏,但还是让人把他们叫了进来。
俩人一到帐下,就开始演戏:“赵范那小子想用美人计害将军您,打算等您喝醉了,就把您拖到后堂宰了,拿您的人头去曹操那儿邀功,这事儿太不地道了。我俩看您怒气冲冲地走了,知道这事儿肯定会连累到我们,所以干脆也来投降了。”
赵云假装很高兴,摆酒设宴款待他们。
俩人喝得酩酊大醉,赵云趁机把他们绑了,再一问他们手下,果然是诈降无疑。
赵云叫来那五百军士,好酒好肉招待,还放话:“想害我的是陈应和鲍隆,跟你们没关系。你们只要按我的计划行事,都有重赏!”
军士们一听,纷纷拜谢。
赵云当即斩了陈应和鲍隆,然后让那五百军士带路,自己领着一千军马紧随其后,连夜赶到桂阳城下叫门。
城上的人一听说是陈、鲍二位将军杀了赵云回来了,赶紧开门放他们进来,赵范也急忙出城迎接。
结果一出门就被赵云的人给按住了,赵云顺势入城,安抚好百姓后,立刻派人给刘备报喜。
刘备和孔明收到消息,亲自赶到桂阳。
赵云出城迎接,把赵范推到阶下。孔明问起情况,赵范就把想用嫂子做诱饵的事一五一十说了。
孔明转头对赵云说:“这其实也是段佳话嘛,你怎么就拒绝了呢?”
赵云正色道:“我和赵范已经结为兄弟,现在娶他嫂子,不是让人戳脊梁骨吗?这是其一。再者,让嫂子再嫁,也失了妇人之节,这是其二。还有,赵范刚投降,心里怎么想的还难说,这是其三。主公您刚平定江汉,大局未定,我怎能因为一个女人而误了大事?”
刘备听了,点点头:“现在大局已定,我再赐你娶她如何?”
赵云摇摇头:“天下好女子多的是,我怕的是名声不保,何愁找不到妻子呢?”
刘备一拍大腿:“子龙真是大丈夫也!”
于是释放了赵范,仍然让他做桂阳太守,并重重赏赐了赵云。
这时,张飞不乐意了,大喊大叫起来:“凭什么子龙就能立功,我就成了吃白饭的了?给我三千兵马,我去把武陵郡太守金旋活捉来献给你们!”
孔明笑着点头:“翼德要去也无妨,但得答应我一件事。”
众人纷纷好奇孔明会提出什么条件,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