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与诸多将军并无任何私交,而他府中幕僚中也没有出身军贵世家的。
“我倒是和李世勣之子,李思文有交情,到时候我们总结出改定府兵制度的想法后,可以誊写两份,一份交给中书令,一份交给李思文。”
“若是李思文愿意帮我这个忙,将我们总结出的改动府兵制的方法交给李世勣将军的话,到时候我们将会有两份总结,而我们将李世勣将军和中书令两人的总结方案融合在一起,陛下必然会满意。”
司马苏勖的声音响起。
闻言,李泰顿时露出喜色。
“好,就依此行事!”
这就是幕僚多的好处,他之所以招纳如此多的幕僚,除了看重他们自身的学识、智慧外,更看重的是他们背后家族的人脉、关系。
“太子啊太子,你终究无法和我斗...”李泰摇了摇头道,神色淡漠。
.......
太子宫,李承乾唤来李安仁、李安静两个,将‘大唐兵制册’交给二人,然后道:
“这两日,总结出一些改动府兵制度的想法,你们的职位也该提升提升了。”
李安任、李安静两人看着面前的‘大唐兵制册’,脸色顿了顿,改动兵制涉及方方面面,一个疏忽就是大事,这可不是普通人能改动的,他们没有这份能力啊。
两人刚想说什么,就见李承乾挥手,让二人退下。
李承乾自然知道两人没有这个能力。
但这都不重要。
陆师给他‘打印’的‘贞观十年唐太宗府兵制度改革’,他正在背诵,到时候朝堂上,自己必然会让父皇满意。
当然了,趁着这个机会,他也必须要在朝廷内提拔自己的人手,看看李泰魏王府内的幕僚,个个身居官位,掌握或大或小的实权。
而他的太子府幕僚,目前仅有李安仁、李安静二人,并且没有掌握任何实权职位,若是趁着这个机会,让父皇知晓,自己提出的这个府兵制度改革方法,有着二人参与。
父皇自然会对他们进行赏赐。
手下权利职位越来越高,他自身的政治力量自然也将越来越强大。
“陆师所说的果然没错,贞观十年,父皇将会改动府兵制度。”
李承乾觉得,能事先知晓历史,再加上有后世人陆煊的帮助,带来的好处太多太多了。
这皇位,终究是他的,谁也夺不走!
.......
数日过去,太极宫、太极殿。
原本,今日的朝会将会和往日朝会一样,群臣上奏或大或小的事情,皇帝陛下与群臣商议处理。
但今日,等到各项事情奏请完毕后,高坐上方的唐太宗李世民目光投向下方的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淡声道:
“太子,魏王!”
“朕前些时日,让你们想出府兵制度改革的方案,可否已经准备好具体方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