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4章沈从文(1 / 2)1980:当文豪从穷困潦倒开始首页

这一所院子可谓是我国历史学领域的国家级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断代史和专门史学科的研究工作。

李卫国走进去了以后,立马就能感受得到里面的那种独特的氛围,走廊间贴着的画,就能让懂艺术的人驻足在这里。

这一些书画估计每一幅往外流出都能够吸引不少人的目光,里面能够看到有古代就流传下来的,还有一些现代西方的画作倒是很少。

当然李卫国对于艺术并不是很热爱,他看重的是艺术能够给他带来多少钱。

在八十年代的书画市场好像并不景气。一篇名叫父亲的画一开始这幅画的价格似乎只在二百左右,但它的实际价值能达到千万。

好像有话是比写小说差一点,只不过李卫国并不精通油画要是国画的话,姑且可以试试,在前几天闲的时候,他好像也画了一幅青山配老鹰。

能赚一点是一点。

李卫国往沈从文的办公室走去,进屋子里面没有人,重新回到一楼,开始对楼梯间的书画欣赏了起来。

走廊间,两个大花瓶摆在楼梯中间,几个正在穿中山装的人从楼上走下来,他们似乎在讨论着现在的流行歌曲,有人在讨论着一些西方的歌曲。

西方的歌曲这时候基本上都是被列为禁歌,黄歌,只要某些人听不懂的都能算是,哪怕是老大哥歌的喀秋莎上也不能幸免。

但是这封闭再严格,能够进这个院子里面的身份地位肯定都不会太普通,自然有一些别的渠道可以接触。

李卫国站在走廊间欣赏着油画听他们聊着聊着,也忍不住嘴里面哼起了一首小歌。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

“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

“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

“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已包括。”

李卫国没把歌念完,他在唱歌这方面的记忆,仅够他把前几首歌或者一首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部位唱完。

刚才聊天的几位同志见李卫国在唱歌也跟着过来,“同志你唱的歌挺好听的,我们到时候私下有个见面会,方便留个姓名吗?”

李卫国倒也没有拒绝点了点头,见状几位同志纷纷拿出一本小本子,用钢笔记下来名字,后几位青年就纷纷离去。

李卫国重新朝二楼走去,这会儿时间不太够,听办公室里面的人说待会沈从文先生就回来了不好放鸽子。

待会能不能去这儿的图书室里面看看,毕竟这可是华国历史资料的重点研究基地,说不定能够找到一些比较原始的资料来研究。

李卫国敲了敲门,听有人应答就走了进去,办公室里面有四张桌子,沈从文同志的桌子在最里面,他的桌上堆着一本厚厚的《楚辞》还有一架超薄的金框老眼镜。

沈从文同志此时正坐在座位上面,放在手里面的《后汉书》,在被查重遮挡的角落处,有一小只圆珠笔被视作珍宝一样藏在角落,在他的旁边则是有大碟的狗子。

沈从文见到意识的就把那一只圆珠笔藏了起来,毕竟这年头圆珠笔珍贵,不然护士圆珠笔上面的那颗滚动的小珠子也不会被称为工业桂冠上面的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