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简单的告别以后这些青年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一辆自行车,这些人的年龄其实也就二十来岁给李卫国年龄都还要少一点。
男的,女的都有,在骑行的过程中互相还有打闹和交际,只有不用承担任何劳动的人才可能有这么清闲,不管怎么样这形成了除百顺巷子以外的第二条风景线。
不远处朱厚台意味着这是一个出大片的机会抓住了这个时机,拿出了她的相机,咔嚓一下画面就永远定格在她地胶卷里面。
李卫国看着这些青年逐渐消失在了小巷的尽头,原来这些人是港岛人,怪不得浑身上下都充斥着一种小资情调,还能搞得到像天鹅湖这样子的门票,去历史研究院多半也只是受邀参观。
这倒是真可以和朱老提上两句,反正只是提意见,没什么损失,还可以白嫖一张门票,最主要的还是他刚才提及的那个繁体出版的渠道这还是相当诱人的。
朱厚台这姑娘也是许久未见,自打上次两人在朱家小院面前有了一段还算美好的邂逅,那次邂逅现在都值得回味……
不过自打那朱厚台的消息就像在小院里面消失了一样,朱厚台的性子本来就是这样的清冷,一点的都不近人意。
这回朱厚台的装扮和之前的有了很大的差距,西装褪去以后变成了普普通通的知青服这一点都不像艺术生。
和之前李卫国眼中那个朱厚台的相貌打扮可谓是有天壤之别,不管怎么说。
之前朱厚台的装饰都带有一种奔放,像是带刺的玫瑰,所有人都想触碰,但是所有人又都不敢上前生怕被玫瑰上面的刺扎到。
现在突然出现在我院子附近,是他想要来主动找我,还是我有点自作多情了。
我要不要主动去找他?
还未等李卫国说话,她倒是捧着手里面的相机主动朝李卫国打了个招呼,脸上还带有一丝淡淡的微笑。
“你好同志……”
“你好,自打上次以后许久未见,没想到再次见面以后却是在我家门口,你举着相机记录下了那美妙的一幕。”
“哈哈,充满文艺的街头,活泼的青年们这种场面也是第一次见,要是拍的好放到外面可能还能够拿一个奖。”
“拿来看看。”
“给。”
李卫国接过相机,朱厚台的相机造价还真不便宜,这还是个彩色相机,只是朱厚台的摄影技术,简直是一言难尽。
不仅把人物拍得模糊,视角的搭配上面也出现了问题,就这种场景,她还搞了一个暖色调,问题是这四周还挂着雪。
这种元素出现在的作品里面明显的有一点奇怪,而且很多该朦胧的地方没有朦胧,该拍完整的地方又没拍完整……
李卫国不可能把自己的心里想法全盘托出,只能在内心感慨,对于女孩子这种主要依靠情感的,还能夸奖还是尽量夸奖,在夸奖的过程中掺杂着几句点评。
“拍的不错摄影主要还是看了对于美景的抓拍能力,许多摄影师空有技术,但是却拍不好东西,无非就是出现在这抓拍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