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2章 招降荆州水师(1 / 2)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首页

“墨家的兄弟们,可曾研发出什么奇巧装置,能迅速平息这肆虐的火舌?”郭飞焦急地环视四周,眼中满是迫切。

“道家的前辈高人,难道就没有办法请动上苍,降下一场甘霖,以雨水之威,熄灭这滔天大火吗?”戏丰紧接着发问,言语间透露出一丝期盼。

火光冲天,映照得三人面色凝重,郝昭急得在原地踱步,却苦思冥想不得良策。一旦粮草被江东军付之一炬,前线那数十万将士的补给何在?刘耀将军若是得知此消息,那份沉甸甸的失望,他们又如何承受得起?

戏丰见状,深吸一口气,面容渐渐恢复了往日的沉稳:“诸位莫急,要想制服这场大火,或许,我们需要以火攻火!只要我们巧妙布局,让新燃起的火焰形成一道隔离带……”

“刘将军昔日曾对我说过,若火势汹涌难控,便可行此非常之策。”

在那堆积如山的粮草重地,若有人提议再添一把烈焰,寻常人等闻之,恐怕瞬间便会心绪大乱,疑心戏丰是否与敌暗通款曲,怒而拔刀相向,誓要斩其而后快!

“就依戏丰之计,即刻点火!”

然而,自许昌学院创立以来,诸子百家之士汇聚一堂,日夜相伴,既有针锋相对的智谋较量,也有思想碰撞后的相互融合,其间不乏深情厚谊悄然生根。

戏丰,身为戏忠之长子,性情温婉谦逊,犹如春日和风,早已深深赢得了众人的信赖与敬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每一句话,都重若千钧,无人轻易置疑。

既然戏忠已然笃定,能以火攻火之策克敌,那便无需多言。信任同窗,便是信任自己的判断!

不远处,又一场熊熊烈焰腾空而起,肆虐之下,一座粮仓迅速化为灰烬,旁观之人无不心惊肉跳。然而,接下来的变故,却让众学子瞠目结舌,继而欢声雷动!

那第二把大火肆虐之时,并未如预期般蔓延开来,与先前的火势碰撞之后,火苗剧烈跳动了几下,竟在刹那间湮灭,只余几缕青烟袅袅升起……

“火……灭了……那肆虐的大火,竟如此轻易地熄灭了……”

熊熊烈焰终于被驯服,化作袅袅余烟,上百万石的粮草得以安然无恙,这一幕让在场的学子们瞬间情绪高涨。

利用隔离带,借火势之力灭火,这般奇异之法,不单是那些求知若渴的学子们感到匪夷所思,就连亲身参与其中的戏丰,心中也难免泛起疑惑,难以给出一个圆满的解释。

这看似充满了玄妙的灭火之法,实则蕴藏着朴素的真理:大火肆虐之时,周遭空气受热而升腾,留下了一片真空地带,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冷空气就会压进去,形成气流。

此刻,第二簇烈焰腾空而起,借着猛烈气流的推送,自然而然地朝第一片火海靠拢。两股熊熊大火一旦相遇,因周遭已无可燃之物,竟瞬间熄灭,仿佛是在一场壮烈的交锋后,共同走向了终结。

“这是上苍的旨意吗……不,这是人力可胜天的明证!”

周瑜凝视着那已然熄灭的火海,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思绪。

许昌学子的卓越表现,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他心中的某个角落,让他深刻领悟到,决定战场胜负的天平上,除了勇气、谋略、坚实的后勤保障以及人心的向背,又悄然增添了一枚沉甸甸的砝码——那便是知识!

“启禀大都督,并州军已步步紧逼,我军将士疲态尽显,恐怕难以支撑,还望大都督速速定夺,下令撤退!”

大都督眉头紧锁,目光如炬,沉吟片刻后,终是长叹一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此刻若不撤,我军恐将被敌军合围,再无生路啊!”

言罢,他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不甘,喃喃自语道:“刘耀此人,在培养人才上确有独到之处,我等今日之败,亦是无奈之举。”

随即,他振作精神,高声下令:“传令下去,全军即刻撤退!前后部队交替行进,务必保持秩序,不得慌乱!”

副将闻言,面露忧色:“大都督,徐盛、韩当两位将军若与敌军纠缠,恐会延误我军撤退时机啊。”

大都督闻言,眼中闪过一抹决绝:“哼,顾不得那么多了!传令二人,务必速战速决,若无法脱身,便各自为战,寻机突围!”

言毕,大都督一挥手,率先转身,大步流星地向撤退的方向行去,身后大军紧随其后,秩序井然,却也难掩败退之颓势。

……

江陵古城,昔为楚国王都郢之所在,秦一统六国后,于此地置郡设县。其地倚长江之北,风光旖旎,地势独绝,故而诸多权贵之士,身殁之后皆愿长眠于此方吉壤。因古墓林立,遂得名江陵。

江陵城池呈长方形,东西绵延七里,南北则逾三里,城墙蜿蜒,周长逾二十里之遥。城中常住人口十万有余,市井繁华,物阜民丰,不仅是荆州之经济重地,亦是南郡行政之枢纽。

在江陵古城的心脏地带,太守府邸灯火通明,刘耀与智囊郭嘉、戏忠等一众谋士,正襟危坐于议事厅中,眉宇间凝聚着沉甸甸的忧虑,共商军机要务。

“前不久,江东水师统帅周公瑾,挥师数万,战船林立,数百艘巨舰破浪而出,沿长江逆流而上,悄然潜入涢水,复又逆水行舟,直逼随县。”

继而,这支劲旅不畏艰难险阻,向西挺进两百里之遥,对我丹江口大营发动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夜袭!

夜色如墨,我军尚未及防备,便被这突如其来的风暴卷入旋涡。将士们在黑暗中奋力抵抗,却难挡敌势之猛,伤亡之重,令人扼腕。

更为棘手的是,粮草重地亦遭敌火攻,烈焰滔天,局势危急至不可复加。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郭飞、戏丰与郝昭三人挺身而出,率数千许昌青年才俊,皆是饱读诗书之余,亦怀壮志雄心。他们临危受命,坚守于防线之上,以血肉之躯筑起铜墙铁壁,拼死扑灭肆虐的火舌,力挽狂澜于既倒。

随后,甘宁、太史慈两位虎将亦闻讯而动,率军疾驰增援,犹如两把利刃,直插敌阵,强迫周瑜后撤。

此役之后,江东六千精兵折戟沉沙,伤者更是难以计数,我军亦是元气大伤,亡者近万,十万余斛粮草化为灰烬,数百艘战船葬身江底,沿岸码头满目疮痍,正夜以继日地抢修,以期早日恢复生机。

我军的粮道,此番遭受重创,犹如血脉受阻,艰难维系。

所幸荀彧大人运筹帷幄之中,紧急调度,青州水师亦是倾巢而出,凡能浮水之物,无论大小船只,乃至民间渔船,皆被征召入伍,共赴国难。

实乃出人意料,周公瑾竟能慧眼独具,奇兵突袭丹江口,若非郭飞等一众勇士舍命相护,我军恐已危在旦夕,不得不虑及退路。

刘耀端坐于帅位之上,手中紧握着后方急报,目光在其间穿梭,脸色犹如风云变幻,初时是一抹惊愕掠过,继而转为难掩的喜色,最终却沉凝如水,深邃莫测,只余下一声悠长而沉重的叹息,在空旷的大帐内回荡。

她心中最为震撼之处,莫过于那江东集团,竟胆敢在这风雨飘摇之际,主动挥师西进,挑起了战端。

眼下,并州大军四十余万众,如泰山压顶般沉甸甸地搁在荆州之上,其锋芒直指腹地,更兼他们狡猾异常,悄无声息地偷袭了粮草重地丹江口,这一击,直教刘耀损失惨重,心痛不已!

此等变故,实乃刘耀未曾预料,亦是她心头的一道惊雷。然而,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孙权虽暂受压制,但只要周瑜这员智勇双全的良将在侧,江东集团便如同猛虎添翼,不容小觑。

如今的江东,只怕已是今非昔比,其势力之盛,或许已悄然超越了曹操辉煌,只怕是自己后面的统一之战,恐怕要遇到麻烦呢!

然而,周公瑾机关算尽,逆流而上长江,跋涉数百里之遥,最终却落得个兵败如山倒,狼狈逃遁的凄惨境地,而他那原本岌岌可危的后方粮草,竟奇迹般地安然无恙!

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将这位江东赫赫有名的战将击溃的,竟是几位乳臭未干的孩子,且还是一群未经战阵洗礼的学生兵。此事若传扬出去,岂不成了天下人的笑柄?

此番立下赫赫战功的三位少年英雄,郭飞乃是智谋过人郭嘉之后,戏丰则是忠勇兼备戏忠之长子,郝昭亦是许昌学院新近招募的佼佼者。

此三人日后必成大器,前途不可限量。

当下,周瑜已悄然退场,其雄师铁骑已势如破竹,将荆州全境纳入囊中。

刘耀轻抚下颌,目光深邃。

“闻此地士族传言,荆州藏有两位旷世奇才,卧龙与凤雏,得其一者可安天下,得二者足可定乾坤!”

“而今,凤雏已在我麾下磨砺羽翼,展翅待飞。传令下去,务必全力搜寻卧龙先生的踪迹,不可有丝毫懈怠。”

言罢,郭嘉缓缓踱步上前,神色凝重。

“主公,眼下虽荆州已唾手可得,然则我们面临的棘手难题,仍是那荆州水师。”

蔡瑁与张允二人,时下已除之后患,然荆州水师犹在云梦泽周遭徘徊不去。

“倘若此事不予理会,荆州水师势必倒向江东,为其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