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原计划,他找到了陆教谕家,原本应当十拿九稳的一次引荐,却是被陆教谕给拒绝了。
还好,拒绝了,但并没有完全拒绝,还是给了他一封引荐信。
这封信通篇废话,但是可以让他顺利走进县衙,见到县尊。
不论如何,走正规渠道见到人,总比玩江湖手段直接出现在县尊面前强。
整个过程很顺利,衙役并没有为难人。
穿过大门,过仪门侧小门,再绕过县太爷审案的大堂,便是县太爷接客的二堂了。
可惜,他不是什么大人物,没有专人相迎,也没有好茶招待。
等了约莫等了一个时辰,他都运功两三个周天这才敬见这位微胖的圆脸县太爷出来。
“你就是顾唯书?”
没错,他依旧报的假名,或者说是他给自己取的字。
“福生无量,小道顾唯书稽首,县尊有礼了!”
来之前他也是做过功课的,陆教谕虽然不愿意亲自引荐,可这种事基本是有问必答。
知道他就好这口,刚好他是正儿八经的有度牒的道人……
果然,听说他是道人之后,这位知县便来了兴趣,开始谈玄论道起来。
不过他说的大多是养生方面,理论知识他可不太懂,最近研究功法倒是对养生颇有心得。
一来二去,小半个时辰过去,这位叶知县这才想起来,他貌似来找自己办事的。
“不知小道长可是想教化一隅?”
懂了,他以为自己是来建庙的。
“此非小道所愿,乃是为县尊而来。”
“哦?”
“县尊可知,县尊恐大祸临头矣。”
听闻此言,叶知县刚要发火,却又像想到了什么,生生压下了火气。
本想听听这小道可是有什么高见,却见其将一册小册子递给了自己。
疑惑的接过册子,随手翻了几页,松了口气的同时,一张颇具喜感的圆脸顿时拉了下来。
别说,他这一拉下脸来,还真有点传说中的官威在里边。
“此物从何而来?”
“而今山阳县境内,谁有这个能耐,县尊应当了然于胸才是。”
“里边可还有东西存留?”
“密室中依旧存留不少!”
“善,道长先饮,本县去去就回……”
说罢,也不说给他上个点心什么的,直接起身离开。
他估计是调集人手了,他已经从翁楚扬那边打听清楚了。
整个大明天下哪怕最差的县衙,也统领着巡检司四个,民兵五百弓弩可都是标配。
就是为了镇压这大明天下各个江湖门派。
然而顾南风只猜对了一半,知县确实是去找人了,不过不是他想的调集人马。
而是去了后院内堂,这边同样有一位客人在等着叶知县呢。
不过这次叶知县却没有给这位客人什么好脸色,反倒是身后跟着一队全副武装的捕快,一副兴师问罪嘴脸。
“好你个周富良,你说昨晚遭了贼,丢的怕不是这个吧?”
“啪~”的一声,一本周富良再熟悉不过的小册子落案几之上,差点将周扒皮刚刚放下的茶杯砸落。
周富良第一眼便看到那小册子,眼神就是一缩。
随后大脑飞速运转,眼神先是瞟了眼叶知县。
而后又越过叶知县,看向其身后一队十人的六扇门捕快。
六人持刀盾,刚好可以布置一个“六合擒虎阵”,其余四人配腰刀手持弑神弩,一旦被他们合围,自己今日就要交代在这。
念头百转,他不知道是哪里出了纰漏。
昨日那万恶书生明明第一时间便被发现,根本就不可能拿到东西。
而这东西,自己记得很清楚放在哪。
其实这里双方打了个信息差,在周富良的认知里,翁楚扬他们就关顾了一次周家。
可实际在翁楚扬他们去了两次,还把放风的给放倒了。
这里就涉及了一个问题,只要我不上报,就没人发现是我的问题。
因此当周富良一大早来县衙报案,顺带带点特产,和叶知县联络一下私人感情的之时,被顾南风无意中迎面将了一军。
能当上一方香主,从一个赘婿爬上来的人物,自然也有自己长处。
他并没有去拿桌子上那本小册子,事已至此,再去纠结那东西的来处已经没了意义。
当务之急是要谨慎应对来自叶县尊的诘难。
知县大人没有第一时间发难,让他品出了一点不一样的苗头。
想明白这点,周富良倒是不急了。
强作镇定施施然呷了口温茶,这才怡然道:
“县尊何故动怒?草民只是来和县尊商议夏税一事,就算有些许差异,亦可好生商议,大动肝火是为哪般?”
说罢,不着痕迹的瞥了一眼叶知县身边的六扇门捕快。
言外之意不言自明,这事儿你想要什么大可私下里谈,这里还有外人呢。
没错,就是外人。
六扇门的捕快,可不是衙役,他们听县令的话,可不归县令管。
理论上所有正式捕快,都归京城六扇门总部管辖,有着自己的晋升渠道。
叶知县本也就是狐假虎威一把,将人带过来展示一下己方实力。
既然目的已经达到,便顺势借坡下驴,让这行人赶紧退去。
后堂大门一关,谁也不知道他们在里边议论了什么。
然而这个世界之所以复杂,便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突然被需要,又突然被不许的捕快们就有话要说。
一名较年轻的捕快,便悄悄靠近那领头捕头,附耳低声道:
“头,这里边铁定有事儿,昨晚周家那么大的动静……”
领头捕头脸色默然,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我当然知道里边有猫腻,你待如何?”
“我们可以……”
说罢,指了指后堂方向,手在耳朵边扇了扇,作出一副偷听模样。
“糊涂,上边明令禁止我等调查官员,回去抄写铁律十遍。”
“别啊头儿……我们不调查叶炳,不过可以调查周扒皮啊,再说了,那叶炳在京里边的后台上个月初刚被锦衣卫下了昭狱……”
被称为“头儿”的捕头欣慰的看了这家伙一眼。
不枉自己出京都带上他,消息就是灵通。
山阳县捕头名为彭江,乃是去岁调过来的。
去岁关中大旱,官场自然受到震荡,彭江本是京城昌平县的一名六扇门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