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7点多了,陈健伟跟母亲打个招呼,到学校守卫室取了东西,搭在自行车后货架上,骑上自行车直奔电子厂家属楼。陈健伟家原也住在家属楼,因子女较多,用三室的房子换了一个两间室的楼房,现陈健伟与父母住着。另两间平房,分别是陈健坤、陈健明的家。陈健新转业时,军转办给分了一个单间。
陈健伟敲开家属楼四单元302室,一个高个、脸色黑乎乎的老太太笑呵呵地说:“咦,是健伟啊,怎么就你一个人,你妈呢?”“陶大娘好,军军生病了,我妈在家照顾他,让我来的,陶大爷在家吗?”陈健伟热情、礼貌地问候。
陶大爷也是脸颊黑黑的,陈健伟怀疑是不是因为有夫妻相俩人才结合到一起的。一进陶大爷的屋,一股烟雾迎面而来,呛得陈健伟连连咳嗽,而陶大爷还在悠然地抽着烟,最可怕的是,陶大娘也卷上一根烟抽起来,他们有三个子女,都结婚独自立户了。
陶大爷看着陈健伟将手中的袋子放下,掐灭烟,转头对老伴说:“别抽了,没见健伟受不了了,开窗户放放烟。”然后对陈健伟说:“小子,坐吧,你拿这些东西是什么意思”
“陶大爷,你知道我要接我妈的班吧?”陈健伟开门见山。“小子没出息,像你二哥,好好学习考大学才有出头之路,接你妈的班有什么意思!”陶大爷到很有先见之明,不过没用的。“嘿嘿”陈健伟不好意思地嘿嘿两声,表示一下惭愧的态度。接着说:“陶大爷,我想去车队。”陶大爷是电子厂车队队长,属于实力派。
“你小子这是走后门来了?你爸没这个心眼,你妈是一辈子不求人的性格,是不是健新教你的?”陈健新在老国营七三二一厂人心目中还是很有地位的,一般都是家长教育子女的正面典型。
“嘿嘿”陈健伟摸摸额头,发出一阵傻笑,算是默认了。“嘿,健伟啊,不是大爷不帮你,你知道,孙长江管人事,大爷对这个兔崽子看不上眼啊!”这一点,陈健伟知道,不仅自己父亲对孙长江看不上眼,许多老同志都是如此,只不过人家是领导,敬而远之吧!
“我知道,但我更知道陶大爷当年对徐厂长可是不错的,徐厂长的爱人都是陶大娘介绍的。”陈健伟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徐厂长是电子厂的一把手。“吁,健新这是想直捣黄龙啊!”那几年说岳全传很流行。
“您看,我给您买了两条力士、两瓶烧刀子。这是给大娘买的烟丝和罐头、水果。这是给徐厂长买的烟和酒,不能让大爷难做。”陈健伟循循善诱。“可是,我还有一年多就退休了”陶大爷迟疑,陶大娘在一边接过话:“老头子,健伟的事你不去办,我去。”
陈建伟从陶大爷家出来,骑上自行车回家。他愿意相信陶大娘是因为喜欢他,而不是看在那些东西的份上。陶大娘原是国营七三二一厂幼儿园园长,看过陈健伟,一直很喜欢他的。